推拿人生
发布时间: 2022-11-19
  电影《叶赫那拉》中有一个镜头 慈禧太后香汤沐浴之后,一个太监卖力地给她按摩脚底板,太后如痴如醉,表现出异常的兴奋,这不由让我想起《红楼梦》第五十三回写道“贾母歪在榻上,和众人说笑了一回,又命琥珀坐在榻上,拿着美人拳捶腿”(美人拳,是一种特制的圆形木锤,状似葫芦,因丫环使女使之而得名)。这是封建社会给“推拿”戴上贵族的帽子。时值今天只要打开电脑,输入中文“推拿”二字,直接进行搜索,你会看到几十万条相关内容,可见推拿已渗入我们生活之中无处不在。婴儿在父母爱抚中睡去,运动健儿在肌肉按摩后冲向赛场,老人在子女轻捶慢语中惬意地笑着……
  我结识“推拿”是1991年初,我到同在南京打工的老乡工作的饭店玩,正当他为一桌客人点菜时,突然见他手压肚子蹲了下来,我马上跑过去扶他。我的天,手怎么这么凉,脸也泛白,我说“不要急,我看看”,见那桌客人走出一个微胖的老人(他就是原南京铁道医学院院长、袁氏循经推拿创始人,后来也成了我的老师),他先是按了按老乡的脉,又让他伸舌看了看,然后就在老乡手上、背上、腰部按揉起来,5分钟左右老乡站了起来!这太神了。我被这只有在文艺作品中出现的场面征服了。
  推拿如此神奇,让我着了迷,幻想自己就是推拿高手,像武侠小说里行侠仗义的人物,四海为家,踏浪而行,飞檐走壁,指谁点谁,点住恶徒的死穴,用十指为黎民百姓解除病痛。或许能与某位美丽的女侠携手同行,指点江湖,笑傲人生。 
  当我真正走进推拿这门古老而年轻的科学,更感受到它的博大精深,它的无穷魅力,以致于在南京袁兆根中医研究中心苦学四年,仍不敢称师,不敢卖弄拙技。
  1995年春,在导师袁兆根的指派下,我第一次出诊,患者竟是原南京军区政委杜平将军,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查看老英雄布满伤疤的肩膀,眼前浮现出遥远的硝烟,仿佛看见英姿飒爽的杜将军。为了心中火热的理想和信念,为了红旗永远飘扬在祖国的天空,横刀立马,舍身忘死,驰骋疆场,心中油然升起敬意。我使出了全身的本领为他作理疗,看到他慈祥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一种从未有过的快乐在我的心底荡漾。当我义务为孤寡老人上门推拿,老人们感激的目光给了我力量。当许多病患者因我的治疗而解除痛苦,我感受到无比的幸福。 
  推拿改变了我的生活。我对“推拿”有了新的感悟,当我“推”去了他人的病痛,也为自己“拿”来了一份快乐。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