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针灸学
发布时间: 2022-11-19
  返回北中医首页返回研究生部首页返回博士后流动站首页 针灸学

针灸学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络腧穴理论对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医史文献等学科的发展有重要意义;针灸适应症范围与中医临床各学科的病症范围基本一致,针灸疗法对某些病症的治疗具有明显优势,是传统中医药疗法德主要手段。针灸学科建设对发展中医药理论、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推动中医药的学术发展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针灸学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先锋,针灸疗法在世界范围内已被广泛应运,但有余其作用机理尚不明确、操作方法缺乏规范性、临床研究缺乏科学性,从而制约了它的进一步发展,也影响了整个中医药学的国际化进程。加强针灸学学科建设,不断丰富针灸学学科内涵,在科学验证的基础上继承本学科内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同时开拓新的学术领域,用现代科学和生物医学的方法阐明针灸的作用机理,实现知识创新,降提高针灸学学术水平,降使整个中医药学得到世界性关注,促进其国际化发展,也必将对中医药学科学术发展起到重要推进作用。

根据本学科学术发展总目标,确定三年期学科学术发展阶段目标

1.形成以针灸刺激效应的神经生物学机理研究、针灸方法的规范化标准化研究和针灸方法刺激效应的比较研究为主的稳定明确的研究方向;

2.建立支撑各研究方向的科研项目框架结构,通过科研项目实现各研究方向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协同合作;

3.建立符合学科学术发展目标的学术梯队;

4.形成以科研为龙头,带动专业建设、教研室建设和课程教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研究室和实验室建设、临床基地建设共同发展的框架体系;

5.建立与相关学科的联系,形成多学科交叉渗透研究模式;

6.建立与企业联合的合作开发模式,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在创造社会效益的基础上不断扩大经济效益的产出;

7.初步搭建国际信息交流平台,为开展大范围国内的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创造条件。

针灸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李学武教授,学科带头人朱江教授。

 

Copyright© 2003-2006FacultyofGraduateStudies,BUCM,AllRightsReserved.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