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炙如何治疗湿疹
发布时间: 2022-11-19

  【概述】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以多形性皮疹,成片状或弥漫状,有明显的渗出倾向,对称性分布,易于复发和慢性化,自觉剧烈搔痒为主要临床特征。根据其发作情况,可分为急性湿疹、亚急性湿疹和慢性湿疹三类。急性湿疹以红肿、糜烂渗出为主,亚急性湿疹以鳞屑、痂皮为主,慢性湿疹则以增厚、浸润及苔癣化为主。本病常发于头面、耳后及四肢远端,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美容。

  近二十余年来,还应用穴位注射、针刺、刺血、、艾灸、耳针、刺络拔罐等,不仅能治疗各类急慢性湿疹,对一些顽固性的阴囊湿疹也有较好的效果。进一步的实验研究还证实,针刺或穴位注射可以使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有所提高。这可能是针针灸治疗本病的机理之一。

  方法

  - 体针 -

  取 穴

  常用穴 湿疹点。

  备用穴 阴囊湿疹加箕门、血海、曲泉、蠡沟 肛门湿疹加大椎、曲池、三阴交、神门。

  操 作

  全身湿疹先找寻湿疹点,令患者背向光亮处,在背部仔细寻找出低于皮肤,灰色发亮,针头大,散在的小点,此即湿疹点。找到后,用左手拇、食、中指捏提皮肤,右手持30号1寸长的毫针,直刺该点,进针七、八分,小儿可浅刺,进针后提插二、三下,快速出针不留针,每次可针10~15个湿疹点。每日或隔日1次。

  阴囊湿疹和肛门湿疹分别用备用穴,采用30号1.5~2寸毫针。取仰卧位,穴位常规消毒。箕门避开动脉直刺1寸,血海、曲泉分别直刺1~1.5寸。蠡沟向上平刺0.8寸,得气后留针,行捻转泻法,每10min行针1次 大椎针尖略向下斜刺1寸,曲池直刺1.2寸,三阴交直刺1寸,神门略向肘部方向斜刺0.5寸。采用小提插加捻转手法。每次30min,10次为一个疗程。疗程间停3天,进行下一疗程。

  效 果

  疗效标准 治愈 皮疹消退,无瘙痒,可有少许色素沉着。随访半年以上不复发。有效 皮疹和炎症等症状明显减退,瘙痒减轻。无效 治疗前后症状无明显改善。

  以上法共治一般湿疹476例,结果临床治愈433例,治愈率达90.9%。肛门湿疹125例,临床治愈89例,好转33例,未愈3例,治愈率71.2%,总有效率97.6%。阴囊湿疹28例,临床痊愈15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9.3%。

  注意事项

  (1)湿疹点进针要求手法熟练,因为每次刺激点较多,易引起进针疼痛,可先在每一点上用指甲按压一下再刺。

  (2)本法的疗效,除了医者正确掌握治疗技术外,还取决于患者病程长短、针感强弱及治疗期间的情绪变化。特别是治疗肛门湿疹和阴囊湿疹要求达到较为强烈的针感,有些患者对针刺存在一定的畏惧心理,稍一出现针感,就立即请求医生停止刺激。这些患者开始往往不能取得好的疗效。这就要对其进行耐心的解释工作,在征得其同意后,施以手法,逐渐使得气感增强,最后亦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