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电穴位刺激无痛分娩的研究(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 2022-11-19

王冰洁1李万瑶2熊小英1

(1.中山市妇幼保健院,广东528402 2.广州中医药大学)

[摘要]为探讨皮电刺激(TENS)对产妇分娩镇痛的效果,在针刺穴位的应用及皮电刺激机理的研究的基础上,将120例产妇随机分为皮电组、催产素组、空白组3个组,分别对分娩疼痛程度、疼痛进展趋势、宫口张开时间、有效宫缩频率及血中皮质醇含量等多项目进行对比。皮电组在减轻疼痛、加快产程进展及提高血中皮质醇含量方面都具有优势,是一种无创伤、无副作用、简单有效、可行的无痛分娩方法。

[主题词]经皮神经电刺激 子宫收缩/针灸效应 分娩 疼痛/穴位疗法

StudyonTranscutaneousElectricalAcupointStimulationforPainlessLabor

WangBingjie1,LiWanyao2,XiongXiaoying1(1.ZhongshanMunicipalMaternityandlnfantHealthlnstitute,Guangdong528402 2.Guangzhou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andPharmacy)

[Abstract]PurposeToapproachtoefficacyoftranscutaneouselectricalnervestimulation(TENS)forlaborpainofparturient.Methods120parturientswererandomlydividedintoTENS,oxytocinandcontrolgroups,andlaborpain,paintendency,cervicalopeningtime,effcetiveuterinecontractionrateandbloodcortisolcontentwerecomparedinthethreegroups.ResultsTheTENSgroupinreliefofpain,quickeningofbirthprocessandincreaseofbloodcortisolcontentwassuperiortothoseinothertwogroups.ConclusionTENSisanoninvasive,convenientandeffectivepainlesslabormethodwithnoside-effect.

[Keywords]TENS UterineContraction/acupeff Labor Pain/acupointther

分娩疼痛给产妇带来痛苦和恐惧,为减轻产痛及加快产程进展,我们用皮电穴位刺激法对产妇进行分娩镇痛观察,并分别与催产素及空白组进行对比,以说明其临床效应及探讨其作用机理。

1一般资料

本组120例均为中山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产妇,平均年龄27岁。纳入标准 初产妇,胎位正常。排除标准 先天性心脏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双胎妊娠。按随机法分为3组,即皮电组60例,催产素组30例,空白对照组30例。

2观察方法

皮电组选用双侧合谷、内关、三阴交、太冲穴,用上海G-6805-2A电针仪,将电极板贴于穴位上,外加电针治疗仪进行穴位刺激,每30分钟更换1次治疗频率,直到全娩完毕。刺激强度以产妇能忍受为原则。催产素组用催产素3U加5%葡萄糖500ml静脉滴注,从每分钟8滴开始,最快不超过每分钟30滴。空白组不用任何药物及治疗方法。

3观察结果

3.1疗效评定

(1)疼痛程度 分娩疼痛是一种主观症状,临床测量比较困难,本研究参照国际公认的描述与测量方法,制成疼痛强度(PPT)表,进行定量测定。Ⅰ级 轻牵拉痛,不适,轻度影响活动及睡眠 Ⅱ级 明显牵拉痛,呼吸心跳加快,伴出汗,尚可忍受 Ⅲ级 强烈疼痛,不可忍受,喊叫,辗转翻身或伴呕吐。

(2)疼痛变化趋势 分娩痛随宫口的开大而加重,以8~9cm时最严重,我们采用疼痛目测类比定级法(VAS)将受试者的主观感觉化为相对客观的测量方法,分别在宫口开至3cm及9cm时测试。

(3)有效宫缩的比较 第一产程开始至30分钟后宫缩频率及宫缩持续时间之差。用持续秒/间隔分(s/min)表示。

(4)宫口开全时间的比较 即宫口开1cm至宫口开10cm所用的时间,以h为计算单位。

(5)皮质醇含量的变化 皮电组及空白组分别于分娩前及分娩完毕抽血检测皮质醇含量,以其差值说明催产效应,皮质醇检测用酶联法,试剂采用上海生化制品厂产品。

3.2结果

见表1~表4。

从表1可看出,按VAS表的测定,皮电组宫口开至9cm而疼痛反而比3cm时减轻者有41例,占68.3%,与催产素的6.6%及空白组的16.0%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

从表2可看出,按PPI测定,皮电组Ⅲ级疼痛者18例,占30.0%,与空白组的43.3%及催产素组的63.3%相比,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

从表3中可看出,催产素组宫口开全时间最快,皮电组次之,空白组最慢,经统计学处理,催产素组与皮电组无显著差异,而皮电组与空白组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从表4见皮电组与空白组皮质醇含量变化值,说明皮电组通过穴位刺激,改变机体内分泌功能,使皮质醇含量增高,从而更好地启动分娩机制。与空白组对比,经t检验有非常显著差异。

4讨论

无痛分娩是一个古老而新鲜的话题,从20世纪50年代的精神预防、催眠术发展到现在的镇静止痛药及硬膜外麻痹[1]。西方国家多采用药物性麻痹止痛,其镇痛效果比较确切,但毒副作用大,镇痛的同时延长产程,从而增加了产妇的痛苦[2]。针刺有镇痛及催产作用,但部分产妇有恐针现象,且针刺通电后产妇的体位、产时用力及活动受限制,增加痛苦。皮电法无副作用,无创伤,简单方便,可贯彻整个产程。

古时将三阴交、合谷、石门、肩井等列为孕妇禁针穴,并意识到这类穴位的催产作用。《铜人》言合谷"妇人妊娠不可刺激之,损胎气"。《医宗金鉴》言合谷"主治……水肿产难"。《千金翼方》谓三阴交治"产难,月水不禁,横生胎动"。合谷为手阳明经原穴,属气,能振奋周身之阳气,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属血,有调理阴血之功能。两穴相配,有补气调血下胎之良效。另外,《景岳全书?妇人规》言,"产妇临盆必须安其神志,勿使惊慌,直待瓜熟蒂圆自当落矣"。《甲乙经》言"心澹澹而善惊恐,心悲,内关主之"。内关为心包经之络穴,功能宁心安神,定惊镇痛。而《千金翼方》谓"横产手出,针太冲入三分"。太冲为肝经之原穴,是原气驻留之所,可治疼痛、惊风等疾。刺激内关、太冲解除或减轻分娩疼痛的原理,在于使经络之气血运行通畅,协调宫体、宫颈及内脏功能,消除恐惧心理及紧张情绪[3]。

皮电镇痛催产作用的机制,目前主要有如下解释 (1)Sjolund等[4]用TENS治疗疼痛患者,同时腰穿抽取脑脊液,检查内源性咖啡物质(MLF),发现其含量增加,其中β-内啡肽作用最强,可产生极强的镇痛作用。

(2)关闭疼痛"闸门" 闸门控制理论是1965年由Malzak和Wall最先提出的,他认为脊髓后角存在有疼痛控制系统--闸门。电刺激可关闭闸门,达到镇痛目的。

(3)皮质醇被认为在启动分娩过程中起扳机作用,刺激合谷穴,可使肾上腺活动加强,分泌增多,通过皮质醇-雌激素-前列腺素环节,加强子宫收缩。

本研究结果说明以下几个问题 (1)皮电刺激法具有分娩镇痛效应,与催产素组及空白组对比,其疼痛强度(PPI)及疼痛类比定级(VAS)均明显减轻。另外,在镇痛的同时,皮电刺激法有加强子宫收缩、加快产程的作用。这双重效应是镇痛麻醉药所不能达到的 (2)产痛主要是子宫收缩引起的疼痛,笔者使用合谷、内关、太冲、三阴交皮电刺激,也说明这些穴位有双重作用,这可能取决于在催产的同时子宫肌有规律的协调作用,以及神经内分泌的改变。

皮电组无创伤,使用方便,费用低廉,易于被病人接受,在某种意义上,可代替麻醉止痛药及催产素的使用,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可向各医院推广使用。当然,针刺及皮电无痛分娩均存在着镇痛不全的缺点,但在优生优育的今天,还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我们将继续进行穴位的筛选及刺激方法上的改进,力求达到更好的效果。

5参考文献

1吴味章.提高对无痛分娩的认识.实用妇产科杂志,1997 (13) 3

2吕有铭,等.产时硬膜外麻醉镇痛与难产剖腹产.国外医学?妇产科分册,1995 (22) 3

3王荣.针刺结合催眠在无痛分娩中的作用.针灸临床杂志,1998 (13) 2

4乔志恒.电刺激镇痛作用的研究.中华理疗杂志,1985 (1) 8

(收稿日期 2000-02-01,成平发稿)(王冰洁李万瑶等)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