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
发布时间: 2022-11-19

中国中医科学院范吉平中央要求在全国的党员中,尤其是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中开展&ldquo 科学发展观&rdquo 的学习实践活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积极响应中央的要求,先后举办了三期处级以上局管干部的学习班。通过三天的学习,更加深刻地理解了&ldquo 科学发展观&rdquo 的内涵,以及开展这项活动的历史与现实意义。按照党组和机关党委的要求,结合当前中医药的现实情况,本人对于&ldquo 关于保持和发扬中医特色&rdquo 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深入的思考,在此提出,请大家批评指正。建国近60年来,中医药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中医医院从无到有,已经发展到3300余所,各级各类的综合医院也普遍开设了中医科,全国从业人数达50万人左右,中医教育从难登大雅之堂,发展到目前的26所本科院校,近百所大专及中专院校在校学生26万余人,而且国家还成立了专门的中医药行政管理机构&mdash &mdash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而且国务院还组成了由19个部委参与的中医药发展的部际协调机制。应该说,发展的成绩有目共睹的。但是,近十几年来,不管是学术界,还是政府,乃至整个社会,都经常提到这样的说法,&ldquo 中医的特色日渐消失&rdquo ,&ldquo 中医院和中西医结合学习实践医院几乎没有区别&rdquo ,&ldquo 中医院校正在培养中医的掘墓人&rdquo 。那么,中医特色优势弱化的原因是什么呢?下面谨就个人学习中医30年、从业24年的所思所想,结合&ldquo 科学发展观&rdquo 的学习实践活动,浅述管见。一.医学的进步随着西方医学伴随着基督教的传入、在中国的发展,百年以来,中医由绝对至高无上的权威逐步退缩,以至于目前门诊量只有全国就医人数的1/5,中医医院也不过所有医院的1/4-1/5,从业人数只有全国医疗人数的1/6左右,显然已退居国民医疗保健事业的次要地位,由于现代医学比较&ldquo 科学&rdquo ,理论与临床具有较充分的实证依据,而且,在很多急性疾病、外科疾病,细菌感染性疾病等等方面,的确具有明显的优势,而且,伴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日新月异,所以,日益受到了民众的欢迎和接受,所以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医学发展的自然规律,是不完全按照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二.文化的影响1840年以后,闭关锁国的大清朝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败,而明治维新以后的日本,由于全面开放,学习西方先进的文化和科学技术,从而很快成为世界强国。因此,立志图强的中国仁人志士不得不思考中国落后的根源,重思辨,轻实证,重文轻理的东方传统文化被认为是落后的根源,文化虚无、文化清剿成了近百年来思想文化界的主流倾向。建立在东方文化基础上的中医自然也难以幸免。以至于建国后至二十世纪末,中医院校的大学生,都是在几乎连阴阳五行也没听说过就开始学习中医的,而且中医、西医两套医学体系都学,所以,中医的学习效果就可想而知了。三.社会的发展世界越来越成为一体化,&ldquo 世界是扁平的&rdquo ,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法日趋一致,信息的交流、沟通高度发达,所以中国也是地球村的一员,自然而然受到国际环境的影响,而现代医学在整个世界被视为主流医学,中国自然而然也会受到影响。而且,人们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中医以其治疗方法的限制,剂型的现代化程度不高,以及作为中医主要治疗方法的中药汤剂煎煮复杂费时,导致越来越多的现代人不愿意接受中医的服务,日益导致中医的特色与优势日趋减少。四.医师执业范围界定的影响建国以来,尤其是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基本上实行中西医结合的基本医疗政策,再加上废弃国学、贬抑以东方哲学为基础的中国文化,导致中医学生及从业人员,虽然是以中医的名义,但是在学期间,要拿出一半的时间甚至更多学习西医,从业以后,由于要应付病房值班以及法律、社会保障、劳动力鉴定等等方面的职责和义务,以及由于西医知识的普及,民众对于自身疾病认知的需求,都必须要掌握现代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因此,院校培养学生的中医味越来越淡,西医味越来越浓,中医院的中医特色渐行渐消,实际上,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中医、西医、中西结合三只力量,三种类型的医师执业范围没有得到明确界定有关。中西医结合得很好,但却不能将中医本身的多种疗法综合运用,提高临床疗效,开药的不会针灸几乎成了中医的普遍现象。而过去具有完整中医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的所谓&ldquo 纯中医&rdquo ,则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少,更加重了学术界和普通民众对于中医传承的担心。五.医疗保障付费制度的影响由于医师从业范围的界定不清晰,医疗报销的保障范围也没有明确的界定,明明是中医,实施哪怕是开颅开胸这些现代医学最先进的医疗行为也都能报销,所以,很多医院和中医医师为了医院的经营和经济的发展,不去对中医的特色做更多的关注,&ldquo 不管白猫黑猫,逮住老鼠就是好猫&rdquo ,导致过分注重经济效益和医院的综合服务功能,而中医的特色与优势不仅没有得到保持和发扬,反而日渐消失,这也是原因之一。第四和第五种原因,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有利于患者能够得到更为合适的医疗措施,也在某种程度上改善了医院的经营和经济状况,但是,却是中医特色和优势日渐消亡的重要原因,这个问题试比较香港和台湾的中医就可以清晰的看出来,如果这样下去,这个孕育了中医几千年的中国大陆,反而不如港澳及海外更具有优势和特色。至于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目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在加强调研,并已经提出不少措施,我想只要找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对症下药,就能逐步扭转这种趋势,使中医药的特色与优势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扬。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