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相克,到底有多玄?(1)
发布时间: 2022-11-19

食物相克说有两种起源

食物相克,一说是古代中医流传下来,一说是起源于近代的民间。关于古代中医流传的说法近年来一边被中医方面专家认可,并大解食物相克表 另一方面又被其他一部分中医学家驳斥,说中医历史里没有出现过食物相克的言论,这点上我刊无从考证求真。查阅资料,浙江省中医研究院副院长陈意教授曾介绍,中医学自古以来就有&ldquo 药食同源&rdquo 理论。老祖宗曾给我们留下了&ldquo 十八反歌&rdquo 和&ldquo 十八畏歌&rdquo ,依次记载十八种相克的食物。我们平常吃的食物既然也算药,吃的时候当然要讲究搭配。

根据药食同源理论,每种天然食物都有属于自己的性与味,在中医上叫&ldquo 四气五味&rdquo ,&ldquo 气&rdquo 指的是药性,四气就是寒、热、温、凉,五味指的是辛、甘、酸、苦、咸五种味道。不同的食物搭配在一起,功效就不同。例如寒性食物加上甜味食物,就有甘寒养阴的功效,苦寒搭配则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食物相克也是如此,一些食物一道吃可能发生毒性反应或副作用。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有些相克的&ldquo 冤家食物&rdquo 都是口口相传流传下来的。但也并非所有的食物相克都有严重后果,这也是有个体差异的。

而另一个说法&mdash &mdash 起源于民间,近年来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比如在近代中国某处的一个偏远的村落,某天一个村民不巧吃了柿子,又碰巧吃了凉红薯,继而上吐下泻,所以乡村医生很快能得出柿子和红薯不能同食的结论。民间一部分食物相克的说法已为医学界所认同。

有专家认为,对于一般人群来说,真正的食物相克有三种情况 一是两种食物在吸收和代谢过程中发生互相排斥作用。二是两种食物在分解过程中产生有害物质。三是从中医上食物的&ldquo 四气五味&rdquo 角度来说,如果两种大寒食物同食就会把人吃倒,大热食物吃多了就会上火,只有四气食物搭配着吃,才不致使人寒热失衡。

提倡食物的合理搭配

很多人在这两年都见过不同版本的食物相克表,多则百余条,少也有几十条,条条标注什么和什么放在一起吃,会导致什么恶劣后果。比如洋葱和蜂蜜一起食用,严重可导致失明,看起来实在触目惊心。宋医师认为食物相克有一定道理,老祖宗5000年来遗留给我们的未必都是糟粕,它自然有存在的意义。她认为大部分的食物在转化和协同作用中是对健康有利的,而确实也存在很多食物同食即可产生互相抗拒的状况,多少都会影响到饮食健康。

宋医师提供资料来为我们分析了常规的几种相克情况

目前人们经常采用的牛奶加汉堡包或三明治配膳就十分不恰当。因为牛奶里含有大量的钙,而瘦肉里则含有磷,这两种营养素不能同时被吸收,医学界称之为磷钙相克。

2.草酸与钙相克

豆腐不宜与菠菜同吃,是因为菠菜中含有草酸较多,易与豆腐中的钙结合成不溶性钙盐,不能为人体吸收。又如含钙丰富的海带、发菜不宜与花菜、厚皮菜等同吃,因后者含草酸较多,两者混合食用则使钙的吸收率大幅度下降。

3.纤维素与锌相克

牡蚜等海生软体动物含锌非常丰富,不宜与蚕豆、玉米制品或黑面包同吃,因后者是高纤维食品,两者同吃能使锌的吸收减少65%-100%。

4.纤维素、草酸与铁相克

动物肝类、蛋黄、大豆等食物均含有丰富的铁质,不宜与含纤维素多的芹菜、萝卜、甘薯同吃,也不宜与含草酸多的蔬菜如菠菜同吃。因为纤维素与草酸均会影响人体对上述食物中铁的吸收。

此外在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中,更有许多抵抗现象存在。这些抵抗现象,往往通过含有互相抵抗元素的食物的吸收相互代谢,造成这些元素的积蓄或缺乏而表现出来,如锌与铝、锌与铁、锌与钙等。总的来说,食物相克是指食物之间(包括各种营养素、化学成分)存在着相互拮抗相互制约的关系,如果搭配不当,会引起中毒反应。这种反应大多呈慢性过程,往往在人体的消化吸收和代谢过程中,降低营养物质的生物利用率,从而导致营养缺乏、代谢失常,久而产生疾病。人们在安排膳食中应该趋利避劣,提倡合理搭配,避免食物相克,提高食物营养素在人体内的生物利用率。这样对维持身体健康的新陈代谢的意义是非常长远的。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