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药和中药不是一个量级
发布时间: 2022-11-19

  &ldquo 一抓一大把,一煮一大锅,一喝一大碗&rdquo ,中药历来奉行的模糊概念使它难以跨出国门。中医药的国际化、现代化提了多年,我国也做出了不少努力,但专家们认为,其方向应该是宣传中医药文化,让西方人承认中医药,向我们的标准看齐,而不能完全用西药的标准来要求中药。

  中草药市场蓬勃发展

  近年来,随着&ldquo 回归自然热&rdquo 的升温,我国中草药被很多国家和地区看好,原先对中草药持怀疑态度的一些国家也开始转变态度,中草药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越来越大。

  除了亚洲这个全球最大的天然药物市场,欧洲兴起了&ldquo 植物药&rdquo 热潮。欧洲是草本药物销售额最高的地区,占全球草本药物市场份额的35%,2000年的总销售额达69亿美元,其中德国为全球草药最大的单一市场,有60%的人定期服用草本药物制成品。草本药物在美国的渗透率虽不如欧洲,但却是过去10年草药市场增长率最高的国家。现在,美国约有30%的人定期服用草本药物或健康食品,市场潜力很大。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中草药市场正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迅速增长,预计在未来10年内,中医药将成为世界一大产业。

  中药走出国门难

  在如火如荼的天然药热潮中,中草药却没有在国际市场上占有应有的位置。拿我国中药出口创汇最高的1995年来说,出口贸易额达7.7亿美元,当时世界天然药市场约为150亿美元,约占市场份额的5%。1996年至2001年,中药出口贸易额一路下滑,徘徊在4亿&mdash 5亿美元之间。与此情形相反,进口草药却呈上升趋势,海关统计数据表明,2001年中药进口总额达6.51亿美元,出口4.6亿美元,逆差1.91亿美元。这种现象与我传统中医药大国的地位不相匹配。

  究竟哪些因素制约了中草药进军国际市场?横在面前的第一道门槛是国际药品市场准入问题。药品作为特殊的商品,各国都有严格的审批程序,中药复方很难以药品身份进入国际市场,中成药大多以食品添加剂和保健品的形式出口。出口的中药材多为原料药,科技附加值低,创汇能力有限。另一方面,我国中药企业大多规模小而分散,产业化程度低,工艺落后,产品包装简陋,缺少品牌意识;同时药材的种植缺乏统一的规划与指导,加工粗放,农药残留与重金属含量超标,这些都严重制约了中草药的出口。加入WTO后,进口药品关税将大幅下降,价格也随之降低,对同类治疗领域的中成药会造成威胁。其他国家和地区生产的&rdquo 洋中药&ldquo 不仅瓜分国际市场这块蛋糕,而且也正虎视眈眈地盯着我国市场。目前已经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个品种的天然药物在我国注册。

  中药一定要姓&ldquo 中&rdquo

  曾参与中医药领域国家级软科学课题研究的中医药国际化问题专家贾谦认为,我国仍是中药研发、生产、使用、出口大国,但出口中药在国际草药市场所占份额确实不高。原因很多,客观上主要是东西方文化差异、西方国家药品法规限制以及西方国家的贸易壁垒。他认为,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的方向应该是宣传中医药文化,让西方人承认中医药,让中医药与西医药成为国际上平起平坐、相互补充而又不能相互取代的两大医疗保健体系。

  要让中药在国际市场上叫得响,当务之急是建立中药的标准化体系。专家们认为,中医药是祖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具有自成一体的标准体系。中药与国际接轨不能像我国其它产业那样,以西方为标准,不能完全用西药的标准要求中药,而是要以我为主,建立不同于西药的独特标准向世界推广。使世界中药与我国接轨,而不是让我国中药向&ldquo 洋中药&rdquo 靠拢。
(实习编辑 王越)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