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泡茶能否长期饮用
发布时间: 2022-11-19
网友回答

可以长期服用.黄芪是名贵中药材,根据药典记载有补气固表,利尿之功效,民间还有冬令取黄芪配成滋补强身之食品的习惯.因此黄芪年消耗量十分庞大.而药用部分是根,一旦根部被刨取,整个植株不再存活.黄芪的野生资源在大量采挖的情况下日渐稀少.为此确定该植物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黄芪性微温,味甘,有补气固表,止汗脱毒,生肌,利尿,退肿之功效.用于气虚乏力,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等.炙黄芪益气补中,生用固表托疮.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防蛀.如何泡饮黄芪取适量黄芪于杯中,冲95度以上开水泡饮.黄芪产地黄芪产于我国华北,东北,内蒙古和西北,主产于山西,黑龙江,辽宁,河北等省,前苏联,朝鲜和蒙古也有分布.功效 中医典籍记载 黄芪性微温,味甘,有补气固表,止汗脱毒,生肌,利尿,消肿之功效.

回答者 kof2003leo-发消息37|2009-10-2223 29

你好,黄芪是补气的中药,如果存在气虚是可使用的,最好是请中医具体辨症看看的,具体治疗方案应该遵循临床医生的指导意见的.

回答者 何诗雨-发消息149|2009-10-2223 46

黄芪是豆科植物,它是一味常用的中药.它的主要药理作用是“益气固表”,可以“利水”,也可以“托毒生肌”.什么是“益气”呢?凡是中医认为是“气虚”,“气血不足”,“中气下陷”的情况,都可以用黄芪.平时体质虚弱,容易疲劳,常感乏力,往往是“气虚”的一种表现.贫血,则常属“气血不足”.而脱肛,子宫下坠这些病状也常被认为是“中气下陷”.有上述症状的人,冬令吃些黄芪有益处.当然最好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有些人一遇天气变化就容易感冒,中医学称为“表不固”,可用黄芪来固表.常服黄芪可以避免经常性的感冒.中医有一个有名的方子,叫“玉屏风散”,有三味药,主药就是黄芪,是可以用来治疗经常性感冒的.  因为身体虚弱,或者年纪大了的人,往往下肢有些水肿.如果属于“气虚”,也可以常服黄芪.有慢性肾病的人,也可能常有浮肿,中医治疗时,黄芪有时也是常用的中药.  所谓“托毒生肌”,意为手术后伤口容易恢复,或使久不愈合的脓肿化脓生肌.使用黄芪应当注意患者的体型 黄芪体质――面色黄白或黄红隐隐,或黄暗,都缺乏光泽.浮肿貌,目无光彩.肌肉松软,腹壁软弱无力,犹如棉花枕头,按之无抵抗感以及痛胀感.肚脐深陷.黄煌称之为“黄芪腹”.平时易于出汗,畏风,遇风冷易于过敏,或鼻塞,或咳喘,或感冒.大便不成形,或先干后溏.易于浮肿,特别是足肿,手足易麻木.舌质淡胖,舌苔润.  中老年人应用黄芪的机会较多 缺乏运动,营养不良疾病,衰老,均可导致肌肉松软,腹部尤为明显,腹肌萎缩而脂肪堆积,并可伴有水肿等.这种人即《金匮要略》所谓的“骨弱肌肤盛”的“尊容人”.中老年中这种体型尤为多见.因此黄芪应用于中老年较多.但长期大量使用可以导致胸闷腹胀,食欲减退,并可出现头昏潮热等.尤其是肌肉坚紧,大便秘结者少用或慎用.多汗而发热,咽喉红痛者,不宜使用.

回答者 WZY920-发消息96|2009-10-2300 05

你好,黄芪性甘温,归肺经,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之功能,饮用黄芪茶,即可达到补肺气,固肌表的目的,使得肺司呼吸,主宣发的功能正常,抵御外邪侵袭的功能增强,从而达到治病强身的目的.黄芪不可大量服用,在发热和阴气不足的状态下也不可以服用,疼痛湿气条件下也不可以使用.如果是大剂量服用,还可能会导致胃肠胀气和腹泻等.

回答者 lihai12-发消息28|2009-10-2300 35

1,不知道是什么年龄的人喝.是否有什么不适之处.如果是年经不大的人或年纪较大但身体没有明显不适的人,可以将黄芪作为药膳,煲汤,熬粥,如黄芪煨大枣,黄芪炖母鸡,黄芪煮黑豆,则更是美味佳肴,补益上品.其营养丰富,既补身体,又别有风味,为产妇,老弱,病后体虚者的上好补品.常服可令人精神焕发,体质增强,荣颜润肤,延年益寿.但不建议泡水当茶饮天天喝.服用黄芪,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针对个人体质不同适量服用.2,利 凡是中医认为是“气虚”,“气血不足”,“中气下陷”的情况,都可以用黄芪.平时体质虚弱,容易疲劳,常感乏力,易感冒,往往是“气虚”的一种表现.贫血,则常属“气血不足”.而脱肛,子宫下坠这些病状也常被认为是“中气下陷”.有上述症状的人,冬令吃些黄芪有益处.当然最好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3,弊 虽然黄芪是一味很好的强壮补益药,一般无明显的不良反应.但它是一种温补性药物,补气升阳,易于助火.4,不宜人群 凡有感冒发热,胸腹满闷等症者,不宜服用黄芪 如患有肺结核病的人,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证,均不宜服用黄芪.此外,有研究表明黄芪可使染色体畸变率和细胞微核率明显增高,故孕妇不宜长期大量服用.平时年轻体壮的青年,阳气充盛,也不宜,反而会助阳,易出现口疮,眼干,失眠,烦躁等不适.

回答者 紫豫-发消息81|2009-10-2300 51

首先,从发病机理来看,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而此证则多属肺气虚弱.肺主气,司呼吸,主管发散和肃降,即具有宣发卫气和输精于皮毛的功能.现肺气虚弱,则其功能减弱,导致卫表不固,抵御外邪侵袭的功能下降,故在遭受外邪侵袭时,极易发病,具体可表现为乏力,易感冒,心慌,胸闷等不适症状.而黄芪性甘温,归肺经,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之功能,饮用黄芪茶,即可达到补肺气,固肌表的目的,使得肺司呼吸,主宣发的功能正常,抵御外邪侵袭的功能增强,从而达到治病强身的目的.  其次,从黄芪的药理作用来看,黄芪一方面能促进骨髓细胞的分化,促进红,白细胞的生成,使血液中白细胞总数及多核白细胞显着增加,可明显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另一方面,能改善人体的新陈代谢,有强心,抗衰老的作用.黄芪对多种细菌和病毒还有直接或间接的杀灭能力.所以饮用黄芪茶,可明显地增强体质,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达到“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目的.正因其有治病强身的功能,故将黄芪茶又称作“黄芪健身茶”.  当然,任何药物都有其适应证和禁忌证.黄芪既属于药物,则必然有其适应证和禁忌证.所以在选择服用“黄芪健身茶”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确实属于虚弱症候.  2非感染病急性期(如同时伴有典型虚弱症状者除外).  3无实热证象(如有则需在“黄芪健身茶”中加入适量菊花,金银花等药性清凉的药物).  总之,“黄芪健身茶”可以随病情变化而适当加入一些相关药物,只要运用恰当,定可收到良好的疗效.黄芪为大补气的药物,对人体有很多好处,但是作为一种中药,最好不要单药长期服用.

回答者 hqhq-发消息24|2009-10-2301 15

中医认为,黄芪能补一身之气,具有益气升阳,固表止汗,消肿利尿,托疮生肌之功.黄芪泡水服用是可以的,但一定要用刚煮沸的开水,这样才能泡出药味,但这样还是没有充分泡出黄芪的有效成分,建议还是采取蒸炖的方式.一般来说,黄芪泡水长期饮用是没有副作用的,但其是一味温补之品,补气升阳易于助火,凡有发热表现者不宜服用 热象明显的或是体质偏热者均不宜长期服用.还可考虑加入15g枸杞,3g菊花一起泡服效果会更好.

回答者 shown-发消息242|2009-10-2301 39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