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的生产特点
发布时间: 2022-11-19
中药材的栽培,既有和农作物、果树、蔬菜栽培一致的方面。也有区别于这些植物栽培的一面。由于种类繁多,生长地区不同,各种中药材对周围环境的适应力也不同,这就决定了中药材栽培方式的多样性。总的来说,中药材生产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中药材生产讲究产量、质量并重栽培中药材,最终是用来防病治病的。如果产量高,有效成份含量低或者完全没有,就降低或失去了药用价值。而产量过低,又影响了药农的收入。药材的质量主要由有效成分的含量和疗效来决定。此外,药材的形态、太小、色泽,即商品性状,俗称“卖相”,也是质量的一个方面。因此,广大药农在中药材种植过程,除大力提高产量外,对药材的质量尤其要注意。此外,随着国家《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制定和实施,生产过程中昼减少农药和化肥的施入,以获得“绿色中药材”,将是今后中药材生产的一个发展方向。

二、中药材栽培忌连作很多中药材,特别一些根茎类药材如白术、菊花、地黄、丹参等都不宜连作。一方面是由于土壤肥力、土壤结构改变的问题,另一方面病虫害严重。此外,中药材在生长过程中分泌的一些有毒物质留在土壤中,也使得连作的效果不好。一般中药材的前作以禾本科植物为宜。

三、中药材栽培技术的多样性由于不同中药材的药用部位不同,对环境的要求及栽培年限的不同,形成了中药材栽培技术的多样性。如半夏和绞股蓝栽培时要遮阴;西红共为防止种茎退化,生长期间要除芽;菊花为增加分枝要打头;根与根茎类药材要摘蕾;枸杞、山栀子要整形修剪;芍药、桔梗采收时需趁鲜去皮等。因此,不同的中药材栽培技术有其特殊性,如不了解或不掌握其生产技术要点,很难保证能生产出高产、优质的中药材。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