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中药材新标准对我国中药材出口影响较大
发布时间: 2022-11-19

  近日,韩国再次宣布将实施新的中药材霉菌标准,而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中药部的一位人士介绍,一直以来,中国对中药材的生产企业并没有霉菌限量方面的强制要求。

  韩国将在2008年4月7日正式实施的中药材霉菌(aflatoxin)B1许可标准涉及中药材甘草、决明子、桃仁、半夏、柏子仁、槟榔、酸枣仁、远志、红花等九个品种。按照该标准,上述九种中药材霉菌B1必须低于10μg/kg(10ppm)。

  银联信分析

  一直以来韩国媒体对中药材中二氧化硫残留对人体的危害做了大量不适当的夸大宣传,在民众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韩国政府也以保护民众健康为由,多次对我国出口的中药材提出质疑,二氧化硫、重金属超标等安全标准问题成为质疑的焦点。为此,韩国方面自2002年以来一再提高中药材中二氧化硫的检测标准。2007年的9月11日和9月18日,韩国相关部门相继发布了“关于草药等中重金属的规范和测试方法”修正提案,及“关于草药中二氧化硫残留物的规范和测试方法”的修正提案。涉及品种占中国对韩中药材出口的大部分。

  近日,韩国再次宣布将实施新的中药材霉菌标准,韩国将在2008年4月7日正式实施的中药材霉菌(aflatoxin)B1许可标准涉及中药材甘草、决明子、桃仁、半夏、柏子仁、槟榔、酸枣仁、远志、红花等九个品种。按照该标准,上述九种中药材霉菌B1必须低于10μg/kg(10ppm)。而事实上,中药材不同于直接入口的食物,不直接入口,且在服用的过程中,经过了煎煮等过程,其二氧化硫残留几乎就挥发尽了,因此其残留标准应低于食品标准。

  韩国是我国中药材主要出口市场之一。有资料显示,韩医韩药基本源于中医中药,韩药70%以上要依赖从中国进口,我国出口到韩国的中药多以中药材为主。近年来,我国对韩国中药出口增长迅速,中国医保商会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共对韩国出口中药材5724万美元,占中药材出口总值的11.9%。

  从我国中药材生产情况看,一直以来,中国对中药材的生产企业并没有霉菌限量方面的强制要求,中国多数中药材都缺乏明确的有效成分含量指标,重金属、农药残留、微生物及外源性毒素等检测标准没有与国际接轨,没有建立健全完善的标准体系。

  韩国是我国中药材出口的主要市场之一,排在日本、中国香港之后列第三位。韩国此次修订提案涉及的品种占我国对韩中药材出口的大部分。

  随着近年我国中药材种植面积的扩大,中药材的晒干、虫蛀等技术性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部分经营者在晒干和保存中药材的过程中由于采用了国家不允许使用的硫磺熏蒸,造成了部分二氧化硫残留。

  韩国再次提高对中药材中二氧化硫的检测标准,对中韩双方都将产生较大的影响。韩国新标准的实施将影响到我国包括枸杞等在内的对韩国中药材出口,同时,检测标准的提高,将令贸易商很难在短期内对中药材的二氧化硫残留实施有效的检测和监控,进而加大成本和贸易风险。

  [本文由北京联合信息网中国信贷风险信息库提供,未经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