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牛黄”诈骗―江湖骗术―骗术网
发布时间: 2022-11-19
江湖骗术» 您的位置 首页>>江湖骗术>>正文收“牛黄”诈骗作者 Keno时间 2008年12月13日如同往年一样,2004年年末的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桥头镇,人们徜徉街头购置年货,沉浸在春节前夕的喜悦中。  人群中一名西装革履、气度不凡的中年男子手提密码箱走进了一家很普通的旅店。老板娘为他办理住宿登记手续后,中年男子声称要包一个月的房间,要求房费便宜些。以商人特有的眼光审视后,老板娘便猜测此人是个老板,就给他打了8折。中年男子随手从密码箱中取出一沓钱,数了5张百元面值的钞票递给老板娘,说是“押金”。老板娘看到,中年男子递钱过来的手上戴着一颗硕大的金戒指。在为中年男子打开房门的过程中,这个操浓重外地口音的老板一再询问旅店是否安全,为拉住客人,老板娘自然要夸耀一番。中年男子叮咛老板娘,房间一定要安全、干净。  一连几天,那男子不是逛街,就是到旅店对面的酒店吃饭。有时还大鱼大肉打包回来,送给旅店的服务员。对于这些,老板娘都一一看在眼里,不免对中年男子的身份产生了浓厚兴趣。一天,老板娘看到一身穿皮夹克的人进入中年男子的房间,过了十多分钟后她便有意去送开水。敲门进房后,一看“皮夹克”在点钱,身边放了整整好几沓。看到有人进来,“皮夹克”似乎有些紧张,将点好的钱塞进怀里,与中年男子的交谈也停了下来。老板娘知趣地退出房间。  没多久,“皮夹克”走出房间。出于好奇心,老板娘叫住他,寒暄几句后,与操当地口音的“皮夹克”攀上了老乡,还打听到中年男子是外地来收“牛黄”的大老板。“皮夹克”说,刚才出了3个“牛黄”挣了两万多。  第二天,老板娘与中年男子搭上讪,进一步探明了“大老板”的身份。中年男子嘱咐老板娘,由于他不是本地人,地方不熟不敢走远,若有“牛黄”生意,只管介绍来,生意成交不会亏待她。同时还拿出收来的“牛黄”,给她传授了“鉴别方法”,告诉她等级和收购价。  过了几日后的一个下午,有个自称某牛场职工的邵先生来到旅店打听“收牛黄老板”的房号。老板娘询问后得知邵先生是来交“牛黄”的,她告诉邵先生“老板”不在,这时邵先生显得十分焦急。通过闲聊,老板娘了解到邵先生带来了4个“牛黄”,因媳妇出了车祸,急需用钱,不得不将存放了多年的“牛黄”出手。眼看黄昏将至,收“牛黄”的“老板”始终没回来,邵先生因赶不上回单位的长途车更显焦躁不安。此刻,老板娘自从开始了解到邵先生带着“牛黄”后,心里就有了底。经过“沟通”,老板娘出于“同情”,用“牛黄老板”传授的“鉴别方法”,再三压价花了两万元将4个“牛黄”收了下来。邵先生临出旅店门时,老板娘心里就已盘算好,若将这4颗“牛黄”交到“牛黄老板”手中,会净赚一万元。  写到这儿,事情的结果已可想而知。老板娘没等来收“牛黄”的“老板”不说,假牛黄让她至今耿耿于怀。

  警方揭底 收“牛黄”的骗局带有团伙性,诈骗分子通常上演“双簧”,他们出手阔绰,很容易让人上当。此外,买“金条”、寻找藏宝图等诈骗与收“牛黄”诈骗如出一辙。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