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助排毒
发布时间: 2022-11-19

  早阵子国产电影《刮痧》掀起外国游客对这种中国民间古老医术的兴趣,到国内旅游之余不忘亲身体验刮痧滋味。其实刮痧看似简单却妙处甚多,据说有消炎、排毒、保健之效,到底在皮肤上刮两刮,因何可以刮走病魔?

  刮拭穴位经脉加速血液循环

  在中医角度而言,刮痧疗法的目的,主要是利用器物刮拭病人经脉及穴位达致排走毒素及治疗百病的一种方法,一般适用于中暑、头昏脑胀、烦躁心悸、恶心呕吐、呼吸困难、腹痛腹泻、面色青紫、四肢麻木等病症。刮痧刺激手法与针刺一样,刺激的强度、时间、轻重、位置等,按不同的病情及身体状况而有所不同。

  西方医学中虽无刮痧的疗法,但有物理治疗师也指出,一般人在日常工作及运动引起的疲累得不到纾解,体内的炎性蛋白、瘀血、汗线及皮脂线等分泌物积聚起来得不到排解,便会转化成毒素,而刮痧则有助加速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有助身体排出毒素。

  心脏病者不宜采用

  若患有传染性皮肤病、溃疡者,均不宜直接在发病部位刮痧,心脏病者也不适宜。刮痧不宜用一些尖锐或太厚的东西作为工具,否则不但达不到效果,更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市面上有一些刮痧板可供选择,也可以硬币、汤匙等配合润滑剂如白花油、万金油、润肤液等以增加润滑度。刮痧时不需太用力,刮痧的角度应该与皮肤垂直向下刮,每次大概五公分左右。

  刮痧后令皮肤出现紫红或紫黑斑的痧痕,主要是由于皮肤对这种刺激产生反应。这些变化持续一至数天便会自然消褪,但并不代表一定要刮至有痧痕才为之好,因为病情轻者未必会刮出痧来。

  四大疗法

  1.提高免疫力

  刮痧是一种刺激性的疗法,藉刺激皮肤令身体产生大量血清,并促进白血球之噬菌作用,令免疫力得以提高,有预防疾病之效。

  2.消炎作用

  刮痧亦有间接的消炎作用,主要是通过刺激神经交感的传递,加速新陈代谢及血液循环,促进杀菌能力及对炎性渗出物的吸收能力。

  3.增进消化机能

  有助刺激消化官能的神经,增进食欲及加强吸收能力。

  4.镇静作用

  刮痧能减轻神经紧张,分散中枢神经的兴奋,令受某种病刺激而出现的肌肉痉挛、疼痛或神经痛楚得到纾缓。

  刮痧非愈痛愈好

  刮痧的用处甚为广泛,据古籍记载,原来足有一百多种,包括类似头痛、类似急性阑尾炎等疾病。也有人喜欢结合其它古老的疗法如拔火罐、针灸等,以达到整体治疗。但切记刮痧时勿乱刮一通,以为愈痛愈好,或不论甚么病症,都刮同一部位,这都是不正确的。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