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喑(西医病名慢性喉炎、声带炎、喉肌弱症等)
发布时间: 2022-11-19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咽喉病证治》 “五脏久咳则声嘶,嘶者喉破也,非咽门病。”《张氏医通》 “至若久病失音,必是气虚挟痰之故。”

  久喑指因脏腑虚弱,声带失养,或气血瘀滞,痰浊凝聚于声门所致。以长期声音嘶哑为主要表现的咽喉疾病。

  本病包括西医学所说的慢性喉炎、声带炎、喉肌弱症等疾病。

  [诊断依据]

  1.常有暴喑反复发作及治疗不当或未治病史。用嗓较多职业者易患。病程较长。

  2.可分为单纯、肥厚、萎缩、结节性四型。

  3.长期声嘶不愈,或声嘶频发,觉喉中痰多而粘,不易咳出,喉干微痛。

  4.检查可见喉粘膜弥漫性充血,色暗红或淡红,声带肿胀、肥厚,边缘圆钝或不光滑,或有结节状隆起,声门闭合不全。或声带瘦小而干,附有痂皮。

  [鉴别诊断]

  1.咽喉菌,咽喉发现表面不平的肿块,活检可确诊。

  2.喉癣[痨],咽喉疼痛、溃烂,有潮热盗汗等症。血清结核抗体阳性,活检有结核的特异性组织病理学变化。

  [辨证论治]

  1.阴虚咽喉失濡证,咽干喉痒、灼热微痛,干咳,痰少而粘,声带暗红增厚,欠光滑,颧红唇赤,头晕耳鸣,心烦失眠,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滋阴开音。

  2.气虚咽喉失充证,语音低怯,不耐久语,话久则声嘶尤甚,喉粘膜稍红,声带色稍暗、变薄,或呈松弛状,发音时闭合不良,面色不华,体倦乏力,口淡痰粘白,舌质淡嫩,苔白,脉虚缓。益气开音。

  3.瘀阻声带证,但程度可有变化,喉内有梗塞不适感,声带肥厚暗红,边缘不平滑,或有局限性结节状隆起,妨碍声门闭合,舌暗红或有瘀点,脉弦涩。祛瘀开音。

  4.痰湿凝阻咽喉证,喉中痰多,痰白而粘,声带水肿,或有声小节,色灰白,舌苔白腻,脉滑。祛痰利咽。

(编辑 xyw)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