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黄(燥湿,祛风,杀虫,解毒)
发布时间: 2022-11-19

  [药 名]

  [拼 音] XIONGHUANG

  [英文名] Realgar

  [来 源]。

  [功 效],祛风,杀虫,解毒。

  [主 治],秃疮,疽,走马牙疳,缠腰蛇丹,破伤风,蛇虫螫伤;腋臭,臁疮,哮喘,喉痹,惊痫,痔瘘。

  [性味归经],温,有毒。①《本经》 “味苦,平。”②《别录》 “甘,大温,有毒。” ③ 《药性论》 “味辛,有大毒。”④《日华子本草》 “微毒。”

  入心、肝、胃经。①《纲目》 “入肝经气分。”②《本草经疏》 “入足阳明经。” ③《本草再新》 “入心、肝二经。”

  [用法用量]、调敷或烧烟熏。内服、散,1~4分。

  [用药忌宜]。《本草通玄》 “血虚大忌用之。”

  

  [别 名](《本经》)、石黄(《唐本草》)、天阳石(《石药尔雅》)、黄石(《品汇精要》)、鸡冠石(《石雅》)

  [处方名]、飞雄黄、明雄、明雄黄、雄精、腰黄等

  [商品名],光泽鲜艳,明彻不臭者。品质最优。

  腰黄,略透明,有光泽,品质较优,但次于雄精者。

  雄黄,而透明度及光泽又逊于腰黄者。

  明雄黄。习指品质优良的雄黄。包括雄精和腰黄两种。销全国,并出口。

  刁雄。色紫红无光泽,呈块状,质坚硬,砸碎断面呈树脂状,微有臭气。主供出口。

  苏维黄。雄黄之呈块状者。

  苏尖。雄黄之呈粉末状者。

  水窟雄黄。

  均以块大、色红、光泽鲜艳、透明不臭者为佳。

  [动植物资源分布]、湖北、贵州、云南、四川等地。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见空气即变坚硬,一般用竹刀剔取其熟透部分,除去杂质泥土。

  [拉丁名]Realgar原矿物

  [炮制方法],或水飞,晾干。《纲目》 “(雄黄)用米醋入萝卜汁煮干用良。”

  [考 证]《神农本草经》;①《名医别录》 “雄黄,生武都山谷,煌山之阳,采无时。”②陶弘景 “(雄黄)好者作鸡冠色,不臭而坚实。若黯黑及虚软者不好也。”③《唐本草》 “出石门名石黄者亦是雄黄,而通名黄金石。石门者最为劣尔。”④ 《日华子本草》 “雄黄,通赤亮者为上,验之可以虫死者为真,臭气少,细嚼口中含汤不激辣者通用。”⑤》《本草图经》 “雄黄,今阶州山中有之。形块如丹砂,明澈不夹石,其色如鸡冠者为真。又阶州接西域界,出一种水窟雄黄,生于山岩中,有水泉流处。其石名青烟石、白鲜石,雄黄出其中,其块大者如胡桃,小者如粟豆,上有孔窍,其色深红而微紫,体极轻虚,而功用胜于常雄黄。”⑥《本草蒙筌》 “误中(雄黄)毒者,防己解之。”

  [生药材鉴定]。晶体柱状,晶面上有纵行条纹,大多成致密块状或粒状集合体。颜色为橘红色,少数为暗红色。条痕淡橘红色。晶面具金刚光泽,断面呈树脂光泽。半透明。解理较完全。断口贝壳状。硬度1.5~2.0.比重3.4~3.6.性脆。受光的作用,久则变为谈橘红色粉末。产于低温热液矿脉内,温泉及火山附近也有存在。常与雌黄、浑锑矿等共生。雌黄与雄黄的性状比较相似,但雌黄为黄色,雄黄则呈红色或橘红色,可以区别。显微鉴定;内反射橙色;偏光性清楚;反射率20%(伏黄)。透射偏光镜下多色性明显,Ng=Nm,淡金黄色或米红色,Np几乎无色至浅橙黄色;干涉色橙红色;斜消光,消光角cANp=11°。负光性。折射率Ng=2.704,Nm=2.648,Np=2.538;双折射率Ng-Np=0.166.

  [中药化学成分]AsS,并含少量其他重金属盐。主含四硫化四砷As4S4;尚含少量铝、铁、钙、镁、硅等元素。

  [中药化学鉴定] (1)取本品粉末10mg,加水湿润后,加氯酸钾饱和的硝酸溶液2ml,溶解后,加氯化钡试液,生成大量白色沉淀。放置后,倾出上层酸液,再加水2ml,振摇,沉淀不溶解。(2)取本品粉末0.2g,置坩埚中内,加热熔融,产生白色或黄白色火焰,伴有白色浓烟。取玻片覆盖后,有白色冷凝物,刮取少量,置试管内加水煮沸使溶解,必要时过滤,溶液加硫化氢试液数滴,即显黄色,加稀盐酸后生成黄色絮状沉淀,再加碳酸胺试液,沉淀复溶解。

(编辑 xyw)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