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白皮(泻肺平喘)
发布时间: 2022-11-19

  [药 名]

  [拼 音] SANGBAIPI

  [英文名] White Mulberry Root-bark

  [来 源]。

  [功 效],行水消肿。

  [主 治],吐血,水肿,脚气,小便不利。

  [性味归经],寒。①《本经》 “甘,寒。”②《别录》 “无毒。”③《药性论》 “平。”④ 《医学启源》 “气寒,味苦酸。”

  入肺、脾经。①《汤液本草》 “人手太阴经。”②《雷公炮制药性解》 “入脾、肺二经。”③《药品化义》 “人肺、大肠二经。”

  [用法用量],2-5钱;或入散剂。外用。

  [用药忌宜]、便多及风寒咳嗽忌服。①名本草经集注》 “续断、桂心、麻干为之使。”②《本草经疏》 “肺虚无火,因寒袭之而发咳嗽者勿服。”③《得配本草》 “肺虚,小便利者蒙用。”

  

  [别 名](《本经》)、桑根皮、桑皮(孟诜)、白桑皮(《山西中药志》)

  [处方名]、双皮、桑白皮、双白皮、炙桑皮等

  处方中写桑皮、双皮、双白皮、桑白皮指生桑皮。为原药材去杂质,生用切丝入药者。偏于泻肺利水。

  炙桑皮又名蜜炙桑皮、炙桑白皮等。以桑皮丝用蜂蜜加适量开水拌匀,稍闷,再用文火炒至不粘手时,取出摊晾入药者。偏于清热润肺,止咳平喘。

  [商品名]。

  严桑皮。

  北桑皮。

  桑白皮。以无栓皮、色白、皮肉厚、质柔韧、嚼之有粘性可成丝团者为佳。

  [动植物资源分布]、河南、浙江、江苏、湖南等地;其他各地亦产。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洗净,趁新鲜刮去黄棕色拴皮,纵向剖开,以木槌轻击,使皮部与木心分离,剥取白皮,晒干。

  [拉丁名]Cortex Mori原植物 Morus alba L.

  [炮制方法],洗净,润透后切丝,晒干。蜜桑皮,加炼熟蜂蜜与开水少许,拌匀,稍闷,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变为黄色、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每桑皮丝100 斤,用炼熟蜂蜜30斤)《雷公炮炙论》 “凡使(桑白皮)采十年已上嫩根,铜刀剥上青黄薄皮一重,只取第二重白撇青涎者,用铜刀锻了,焙令干,勿使皮上涎落,涎是药力。此药恶铁并铅。”

  [考 证]《药性论》。《本草图经》 “桑根白皮,作线以缝金创肠出者,更以热鸡血涂之。唐安金藏剖腹,用此法便愈。”

  [生药材鉴定],或两边肉内卷曲成槽状。长短宽狭不一,厚l一5 毫米。外表面淡黄白色或近白色,有少数棕黄色或红黄色斑点,较平坦,有纵向裂纹及稀疏的纤维。内表面黄白色或灰黄色,平滑,有细纵绞,或纵向裂开,露出纤维。体轻,质韧,难折断,易纵裂,撕裂时有白色粉尘飞出。微有豆腥气,昧甘微苦。以色白、皮厚、粉性足者为佳。显微鉴定,宽 3-6列细胞;韧皮部散有乳汁管;纤维部散有乳汁管;纤维众多,单个散在或成束,壁厚,非木化或微木化;石细胞常与含晶厚壁细胞连结成群。本品薄壁细胞含淀粉粒,有的含草酸钙方晶。粉末。①纤维较多,无色,甚长,平直或稍弯曲,边缘微波状,直径13-31μm,壁极厚,非木化或微木化。②乳汁管直径约至57μm,内含极微细颗粒状分泌物。③石细胞淡黄色或黄棕色,类圆形、类方形、类多角形或短纺锤形,直径24-52μm,壁较厚或极厚,纹孔大多明显,孔沟有分枝。④含晶厚壁细胞类圆形或圆三角形,直径约至48μm,壁不均匀木化增厚内含草酸钙方晶,直径11-32μm.⑤淀粉粒单粒类球形或椭圆形,直径2-16 μm;复粒由2-8分粒组成。

  [中药化学成分]、东莨菪素和黄酮成分桑根皮素(Morusin)、桑素 (Mulberrin)、桑色烯 (Mulberrochro-mene)、环桑素(Cyclomulberrin)、环桑色烯(Cyelomulberrochromene)等。又含有作用类似乙酰胆碱的降压成分,并含鞣质5.6%,粘液素9%.根皮含桑皮素(mulberrin)、桑皮色烯素(mulberrochromene)、环桑皮素(cyclomul-berrin)、环桑皮色烯素(cyclomulberrochromene)、库瓦酮G、H、K、L(kuwsnonr G,H,K,L),以扩桑皮呋喃 B、M、P、Q(mulberrofuran B,M,P,Q)、桦皮酸(betulinic acid)等。

  [中药化学鉴定]2g,加甲醇20ml,温浸1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1ml,加镁粉少许,浓盐酸2滴,置于热水浴上,显红色。(检查黄酮)

(编辑 xyw)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