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整体观”的内涵
发布时间: 2022-11-19

  中医有两个基本特点。因此,人们称中医为整体性医学。现在编撰的中医著作把整体观归纳为两点

  (1) 人体各构成部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2) 人受环境影响。

  如果整体观仅为这样两点,那么西医也是整体性医学。西医的生理学和病理学关于人体各部分之间关系讲得具体而又详细。西医的流行病学关于环境与人的关系讲得非常具体而又翔实。西医完全符合中医书籍所讲整体观的尺度。如果整体观仅仅为这样两点,那么中医、西医都是整体性医学,中医并无优势可言。

  中医诞生于古代,中医的特点与古代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古代普遍的认识是,人是天地间阴阳二气所化生。《庄子》、《荀子》、《吕氏春秋》均持这样的生成论。人是天然生成的,因此在古代的意识里,人是一个“整个的”存在。这是古人临床实践的思想前提。古人临床首先把病人作为一个“整个的”人对待,而不是一上来就把病人“拆散”。因此,最初形成的诊断学不仅考察人体种种分散的体征,更为关注人所表现出浑然一体的性态。最初形成的生理学描绘出“整个的”人的生命图像。最初形成的病理学总结了“整个的”人的发病规律。一句话,一开始建立的医学是“整个的”人的医学,换言之,是关于人的整体层次的医学。当然,中医没有停留在整体层次医学而止步不前,陆续又发展了有关人体内部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医学。不过,人的整体性医学构成了中医的首要内容。随着时光的流逝,中医没有湮灭,也没有转轨,整体层次医学作为传统一直流传至今。这是中医的特点,也是中医的优势。西医的文化背景是分析科学,西医一上来就把人分解为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西医忽略了人的整体层次。这是西医与中医的根本区别之一。

  人是复杂系统,具有多重层次结构,整体层次是人体的最高层次。中医整体观首先承认人的整体层次的存在,承认整体层次有自身的生命规律。

(责任编辑 孙新宇)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