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悄悄袭来的致命杀手
发布时间: 2022-11-19
肝癌,悄悄袭来的致命杀手

http //www.people.com.cn/GB/14739/22109/2439902.html

  研究表明,肝炎病毒感染与黄曲霉素、饮水污染、酗酒、吸烟、亚硝胺、微量元素失调以及遗传等因素具有协同致癌的作用。人体内的肝脏细胞由于上述因素的综合影响可能会失去正常调控,发生过度无限生长,最终在肝脏上形成一个能侵犯并且破坏正常组织器官的肿瘤,这就是肝癌。肝癌的发生与乙型肝炎及丙型肝炎这些传染性疾病有密切关联,所以,加强各类肝炎的防治,无疑会对肝癌的发生起到有效的遏制作用。

  肝癌被称为“癌中之癌”,因为其发展迅速,治疗棘手,疗效欠佳,近期病死率相当高。所以,及早发现很重要。尤其是小肝癌的及早发现,可以说就是挽救了一条生命。所谓小肝癌是指单个癌结节最大直径不超过3厘米或两个癌结节直径相加不超过3厘米的肝癌。

  如何更早期的发现小肝癌呢?肝癌高危人群---即在40岁以上,有5年以上的肝炎病史或乙型肝炎病毒抗原标记物阳性者,有5到8年以上的酗酒史,并有慢性肝病临床表现者以及已经确诊的肝硬化患者。这一人群应每半年进行一次血清甲胎蛋白(AFP)的检测;发现AFP升高但低于200微克/升时,应经常复查,进行动态观察直至排除或明确诊断。有条件的患者最好同步检查B超与甲胎蛋白。

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 
 

  肝癌的发生与乙型肝炎及丙型肝炎这些传染性疾病有密切关联。比如,慢性乙肝的发展分为三步 肝炎、肝硬化、肝癌。在没有出现第二、三种情况下,绝大部分都能治好。临床症状消失,体征消失,肝功恢复正常。一般来说,进展到肝硬化和肝癌的很少,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乙肝病毒携带者是否需要治疗,要看病毒复制是否活跃。如果病毒复制活跃,可以考虑用抗病毒药物治疗。
  但医生指出,凡肝功能正常者,一般不要轻易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因为抗病毒药物本身并不是非常特效。       > > > > >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病,多由慢性乙肝、慢性丙肝、长期大量饮酒导致。一些肝硬化患者会发展为肝癌。
  肝硬化分肝功能代偿期和肝功能失代偿期两个阶段。
  临床观察,处于肝功能代偿期的肝硬变病人可以长期保持健康状态,同正常人一样生产、劳动、工作和学习。而到了肝功能失代偿期,病人消瘦、乏力、纳差等全身症状明显,门脉高压、肝功衰竭可导致严重后果。
  因此,如何使患者长期停留在疾病的代偿期,而不进入失代偿期是治疗的关键。> > > > >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尤其是大肝癌,生存期短,治疗棘手,素有“癌中之癌”之称。
  目前肝癌的早期诊断率有所提高,早期发现,尽快切除,也给早、中期肝癌患者带来了生机。
  但目前临床上仍以晚期肝癌为主,肝癌患者的生存率仍然不高。
  因此,肝癌高危人群应每半年进行一次血清甲胎蛋白(AFP)的检测以便早期发现小肝癌的存在,为治疗赢得时间。    > > > > >


 


设计制作、图文编辑 虞

补充日期 2004-04-1619 17 30表格http //www.people.com.cn/GB/14739/22109/2439902.html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