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补寒热同用治疗妇科病(二)
发布时间: 2022-11-19

  三、妊娠病

  基础方用母健胎安汤(自拟方)、川芎、阿胶、茯苓、白术、黄芩、砂仁、陈皮、生姜、菟丝子、桑寄生、太子参。

  典型病例,28岁。第一胎怀孕40天时其妊娠反应较重,曾服中药解除。现已怀孕6个多月,因自觉似女孩征兆而心情抑郁。现心胸满闷,两胁作胀,喉中有噎塞感,下肢浮肿,腰酸,气短,饮食不佳,但欲眠,小溲滴沥而频数,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缓。证属肝郁气滞,脾肾阳虚。治宜疏肝理气,温补脾肾。

  方药9g,陈皮19g,茯苓9g,白术12g,当归12g,川芎9g,阿胶15g,菟丝子30g,桑寄生30g,杞子15g,制附片6g,甘草6g.上方服9剂后症状解除。嘱其放宽胸怀,后足月顺产一男婴。

  妊娠病是由于受孕后,阴血聚于冲任以养胎,因而多使阴血偏虚。且胞脉系于肾,若先天肾气不足或为房室所伤,易致胎元不固。也有因脾胃虚弱,生化之源不足而影响胎元者。其次是胎儿的逐渐长大,影响气机之升降,形成气滞、气逆、痰郁等病理改变。母健胎安汤用当归、川芎、阿胶、太子参补养阴血;菟丝子、桑寄生填精固肾;茯苓、白术、陈皮、砂仁健脾化湿;黄芩,生姜寒热相佐,安胎以行胃气;附片温肾阳,虽为妊娠禁忌之药,与甘草相伍可保无虑,诸药合用,能使母健胎安。

  四、产后病

  基础方用产后益母饮(自拟方),益母草、川芎、当归、桃仁、香附子、黑荆芥、红曲、黑山楂、炙甘草、炮姜。气虚加党参、黄芪;气滞乳汁不通者加全栝楼、鹿角霜;便秘加何首乌、油炒当归;有热加地骨皮、知母。

  典型病例,27岁。产后持续头痛月余,恶露不绝,量少,色紫有块,小腹疼痛拒按,头痛如刺,二目作胀,舌质紫暗,脉弦而涩。证属瘀血留滞,循经上冲。治宜逐瘀通络,散寒止痛。

  方药12g,川芎9g,丹参12g,益母草30g,桃仁12g,香附12g,黑荆芥6g,红曲9g,黑山楂15g,炙甘草6g,炮姜6g,牛膝15g,白芷9g.上方服3剂而头痛减轻,6剂基本痊愈。

  产后病多因产时冲任损伤、亡血伤津和瘀血内阻、败血妄行所引起。又因“产后百节空虚”,若饮食起居不慎,常易招来外邪。治疗时应抓住“多虚多瘀”的特点。产后益母饮以当归、川芎补血活血;丹参、益母草、桃仁、黑山楂化瘀逐恶露;香附子、黑荆芥散寒理气;炮姜温养胞宫;红曲、炙甘草调和胃气。此方比《付青主女科》上的生化汤还要稳妥,其效也更胜一筹。

[1][2]

(责任编辑 孙新宇)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