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单独二孩政策启动始末 有效减少失独家庭总量
发布时间: 2016-01-28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这一被通俗称为单独二胎的政策一经公布,立即在社会各层面引起强烈震动。我国单独二孩政策启动始末 有效减少失独家庭总量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卫计委)有关负责人接受小编采访时表示,该政策将由各地依据人口与计划生育法,通过省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委会修订地方条例或作出规定,依法组织实施;全国不设统一的时间表,将由各省(区、市)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时间。但各地启动实施的时间不宜间隔得太长。实际上,单独二胎的概念并不准确,人口学界一般将其称为单独二孩,意思是第一胎是双胞胎、多胞胎不在政策范围之内。单独二孩政策,从根本上改变了独生子女和一胎化生育政策的导向和趋势,标志着中国生育政策的历史性转折。人口结构剧烈变化始于1970年代的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对中国人口发展进程进行严格的人为干预,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口的基本结构与发展态势,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家庭的基本结构,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基本结构。计划生育政策特别是1980年以来的独生子女政策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也是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对中华民族产生的深远影响也是前所未有的。然而30多年过去了,人口发展之河默默奔流,一刻不停。根据客观的人口规律和已经变化了的人口现状,适时调整和完善生育政策已成当务之急。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表明,中国大陆2010年总人口达到13.39亿,其中0~14岁少儿人口为2.22亿,占总人口的16.60%,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为9.98亿,占总人口的74.53%。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1.19亿,占总人口的8.87%。中国的人口结构变化是快速和剧烈的。根据现有调查数据和研究结果,如果长期继续保持一胎化生育政策,未来40年中国人口将实现零增长并进入快速负增长阶段。如生育政策不变,2023~2025年左右我国总人口将达到高峰,高峰估计值95%的可能性上限为14.13亿左右,突破14.2亿的可能性很小。预计2050年全国独生子女总量将达到3亿人,占总人口的1/4左右;累计失独家庭快速增加,2050年将达到1100万以上;双独育龄妇女总量增长迅速,预计2050年将达到2200万以上。与之相对应,0~14岁少儿人口比例将从2010年的16.60%持续下降到2050年的11.4%左右;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将从2010年的74.53%持续下降到2050年的60%左右;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将从2010年的8.87%持续上升到接近28%。可以判断,如果一胎化生育政策不变,少儿人口比例将持续下降,老年人口比例将加速上升,总人口年龄结构将全面快速老龄化。显然,人口的快速增加和人口的锐减都不是中国人口发展的战略目标,特别是面对如此迅速的人口总量和结构变化,以及今后突出的若干社会经济问题,独生子女政策调整是必然的。然而,如何更积极稳妥地调整现行生育政策?2004年前后,一些省级计划生育条例提出了双独可以生育二孩的政策。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单独是否可以生育二孩?还是全面放开二孩,甚至取消计划生育政策?根据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全国育龄妇女有3.8亿,其中已经生育一个及以上孩子的有2.59亿,已经生育两个孩子及以上的有1.2亿,已经生育一个孩子,没有生育第二个孩子的育龄妇女有1.39亿。在已经生育一个孩子还没有生育第二个孩子的育龄妇女中,40岁以下的0.92亿,40岁以上的0.47亿。面对0.92亿没有生育第二个孩子的育龄妇女,全面放开二孩生育可能会出现比较大的出生人口堆积。因此,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启动和实施单独二孩政策,而不是全面放开二孩。

 


太和智慧养老管理软件系统助力您的养老管理
热线联系:18610556298(微信同号) 廖先生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