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长寿命+延迟退休 解决“未富先老”
发布时间: 2016-01-28
导读:在中国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后,国家和个人面临的种种养老问题,使得中国式养老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时代困局,并且遭遇众多制约中国养老发展的障碍,养老保障体系尚未建立完善,经济发展面临调结构、稳增长的压力,未富先老让国内养老与国外有很大的区别。国内421的人口结构对传统的养儿防老、居家养老管理系统形成挑战。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形势非常严峻,中国已经进入未富先老的社会状态。(图片来源:枫网)现状:2020年前全球老龄人口多过孩子全世界人口转型的基本态势是5岁以下年轻人在减少,这是由于生育率的下降及老年人的增加,预期寿命、健康的改善,在未来我们很快将看到,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经历65岁以上的人口会超过5岁以下的人口。按照国际的标准,60岁以上的人口占10%,65以上的人口占到7%,这个国家就可以称为老龄化的国家。我们2000年人口普查时已经看到这样的数字,十多年前就已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据最近发布的2010年的人口普查显示,60岁以上的人口已到了1.8亿,65岁以上的人口已到了1.2亿。人口老龄化是在很多国家,尤其是在发达国家较早开始的。法国从1865年就进入了老龄化,65岁以上人口占比从7%翻倍到14%,中间花了115年。发展中国家也已经进入老龄化,从7%翻倍到14%的速度更快。中国从2000年开始,预期26年就能从7%达到14%。我们是人口大国,因此我们老龄人口的数量非常大,预测到2050年,我们80岁以上的老人就可能超过一亿人。挑战:劳动年龄人口中国减幅最大对于中国来讲,有很多特殊挑战。中国政府的养老金非常少,尤其在农村,虽然实行新农保,但靠个人攒钱或者从政府拿钱来养老的资源非常少。中国传统上靠家庭、靠子女,但目前面临的是子女数量急剧减少,而且很多子女外出的形势,这就迫使中国老年人尤其是农村老年人靠劳作来养活自己。我们谈到老龄化的问题,令人担心的是老龄化会使中国经济缓慢增长;年轻人和中年人是否会负担过重;老年人是否老无所养,他们的幸福是否受到影响。讨论老龄化对经济的影响有多个方面的渠道,有可能是投资方面,也有可能是基础创新方面,但是今天我们主要谈劳动力供给问题。最近几年我们已经看到,劳动力出现短缺,我们将永远不再有廉价劳动力,所以产业结构要进行调整,并且年轻人包括中年人、退休的人的税收负担加重,照料的负担也加重。老年抚养比是一个能够较好展示劳动力和年龄人负担重量减少的综合指标。从中国来看,1999年时是10个人,预计到2050年这个数字就是3个人。对于政府财政方面的影响,老龄化一定会带来支出的上涨,收入的下降。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养老开支和医疗成本增加,而负担这些成本的工作人口是减少的,总而言之整个世界上的趋势是老年人的就业率是减少的。应对:改善健康和延迟退休并进随着老龄人口健康在变好,用什么来避免老龄化带来的危机?随着人口的年龄结构改变,社会的经济政策应作相应调整,这个调整就是要把人类寿命延长,这些年限的一部分要拿出来进行增产,用于增加的养老和医疗开支,老年人更多地参加这个生产。使得年轻人更多的接受教育,教育的回报更长会使得年轻人更愿意接受教育。这里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健康,也就是老年人的健康应该改善,他就会减少护理的需求,减少疾病的负担。第二个就是退休延迟,怎么样让老年人参与生产,参与工作,需要技术的进步,促进老年人的就业,我们有一个误解,认为老年人不腾岗位,年轻人就不能就业,世界上很多实例都已经证明这是不对的。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没有标准答案,没有一个很坏的结局在等着我们,老龄化到底起什么作用,一是取决于我们的质量,再一个取决于我们是不是能够实行制度的创新,退休就业制度要有一些改革,养老方面的改革,也需要有一些具体的方面。从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的全国期限调查结果来看,在退休即就业率方面,城乡有巨大的差别。城市一退休基本上就不工作了,但是农村大部分还是维持很高的就业率。而且还有一个现象,城市中很多是没有等到国家法定年龄就退休了,比例相当大。我们讨论了退休制度怎么改革,放松强制退休的年龄,就是为了退休提供激励,延迟退休可以比较划算,等等。最后的总结,就是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形势非常严峻,中国已经进入未富先老的社会状态。如积极应对,可以变挑战为机会,需要改善人口的健康,需要有效利用养老资源,需要探索养老护理服务,如养老产业的方向等。(作者:巴芮)

 


太和智慧养老管理软件系统助力您的养老管理
热线联系:18610556298(微信同号) 廖先生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