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事业单位养老制度改革:养老制度改革正在研究
发布时间: 2016-01-28
广东一家事业单位领导张欣然告诉编者:工作12年来,从未交过养老保险,如果不补缴,肯定会影响退休待遇;如果补缴,这个钱谁来出?职工是肯定不会愿意出的,单位也承受不了,财政不兜底,谁也不敢改。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退休待遇能否保持原有生活水平。根据2006年发布的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计发离退休费等问题的实施办法,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的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国际惯例显示,养老金替代率为60%~70%,方可维持退休前的基本生活水平。财政部科研所专家测算,《方案》中事业单位的退休待遇与企业养老保险几乎别无二致,养老金水平下降难以避免,养老金替代率可能要从80%~90%下降到50%左右。编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有的试点省份参加改革的单位心存疑虑,部分非试点省份事业单位人员预期黯淡。张欣然说:改革需要付出成本,但改革的成本不应该全部推给事业单位。任何改革,如果没有良好的预期,如果感到福利水平是绝对的下降,那么势必会增加改革阻力。广东事业单位养老制度改革:看病的花费是否会增加?一直以来,社会公众认为机关事业单位公费医疗应该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并轨;另一方面,事业单位人员担心并轨后看病负担会不会加重?事实上,自1998年1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公费医疗改革延宕16年仍未全面完成,部分省区市至今未取消公费医疗。步履蹒跚的马拉松式改革背后,拖一天是一天守住蛋糕的既得利益保卫心态是拖延公费医疗改革的绊脚石。而部分地区的公费医疗支出费用居高不下。广州市人社局2012年度部门决算显示,2012年广州市直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公费医疗开销金额超过14亿元,其中事业单位公费医疗开销高达10.05亿元。而同期城镇居民医保开销为2.34亿元。此次条例规定,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参加社会保险。这是否意味着未来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将褪去比照公务员的特殊身份标签?分析人士指出,即便一些地方通过制度设立将公费医疗并入职工医保,也不意味着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与企业职工享受相同的医保待遇。编者发现,一些地方在取消机关事业单位公费医疗时,建立了补充医疗保险,也就是由地方财政为补充医疗保险买单,个人自负超过一定额度后,多出来的钱可以得到补充医疗保险的二次报销。实际上,这是把公费医疗改革后已缩小的不公平差距又变相拉大了。取消公费医疗要警惕一些地方借尸还魂式医保改革。一位长期研究社保问题的专家说。n

 


太和智慧养老管理软件系统助力您的养老管理
热线联系:18610556298(微信同号) 廖先生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