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政策改革 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
发布时间: 2016-01-28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就社会保障制度养老政策改革做出全面部署。新一轮养老政策改革将怎样改变老百姓的生活?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金维刚近日接受了小编采访。养老政策改革 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养老金实现全国统筹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坚持精算平衡原则《决定》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有何意义?金维刚表示,全国统筹有利于增强养老保险的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促进养老保险的可持续发展。据了解,我国在2010年基本实现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但除北京、陕西、黑龙江等极少数地区实行养老保险基金统收统支之外,绝大多数地区的省级统筹是采取省级预算管理方式,提取省级调剂金,没有真正实现完整意义上的省级统筹。2012年全国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约2.4万亿元,但各地之间基金积累畸轻畸重现象非常严重,全国一半以上的结余资金主要集中在东部少数几个省市,而中西部地区都要靠中央财政提供不同程度的补助资金来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同时,各地养老保险政策不统一,单位和个人缴费、待遇水平参差不齐,也使养老保险关系在跨省之间转移接续受到制约。加快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势在必行。金维刚解释说,实行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的目的,是在全国各地区实现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的基本统一,并根本解决跨地区流动就业人员的养老保险关系转移及其权益保障问题,还可以扩大调剂范围,逐步改变各地区养老保险基金收支与结余不均衡的状况。而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的关键,在于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对基本养老金的筹资和支付责任,明晰双方的事权与财权相对应,共同支撑养老保险制度以及基金的平稳运行。

 


太和智慧养老管理软件系统助力您的养老管理
热线联系:18610556298(微信同号) 廖先生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