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时代来临 催生养老新需求
发布时间: 2016-03-12

太和养老网讯: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养儿防老”的思想可谓是根深蒂固。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观念越来越受到现实的制约。在老人们考虑如何安度晚年时,他们的儿女在为让父母快乐生活思前想后,来回奔波。
  养老观念不断转变
  “你来康复公寓吧,我现在正在我母亲这里。”电话那头的王天仁说。赶到南医康复公寓的时候,记者看到王天仁正拿着毛巾给他的母亲擦拭身体。家住县街社区鱼市口的王天仁今年49岁,兄弟姐妹中排行最小。王天仁年过九旬的母亲由于长期卧床,身上生了褥疮。“看到到母亲缺乏正规护理,我们兄弟商量后决定将她先安置到这个康复公寓。”说到将老人送往养老机构,王天仁弟兄商量了很久。“我们也早有把母亲送过来的想法。之前主要是怕人家笑话,怕人家说母亲养了那么多孩子,临老了不让她在家住。”
  在传统的养老观念里,子女送老人住养老院,会承受不孝的名声,而老人也不愿意花“冤枉钱”到外边居住。但现在,就如王天仁一家一样,这种观念正悄然转变,有些老人甚至主动要求入住养老院,以减轻儿女的负担。
  4月11日,相关媒体以《记者走访哈尔滨市多家养老机构超六成老人主动要求入住》为题报道了哈尔滨市养老机构的入住情况:主动进养老院养老的老人越来越多,超过六成,其中不乏老两口一起搬来的。
  今年1月,媒体对南京养老现状作了题为《为了减轻儿女负担,他们主动进了养老院》的报道。而近期发布的《西安市养老机构现状调研报告》中提到,西安养老观念悄然转变,不少老人主动提出入住养老机构。与省外一样,我省的驻马店市一样出现了这种转变,当地媒体采访后发现:驻马店市老人主动要求住养老院,原因是怕寂寞、图方便。
  西安市所作的调研结果显示,西安市老年人与子女的养老观念正在发生转变,对机构养老的认可、接纳程度有所提高,送老人进条件好的养老院已渐渐成为子女孝敬老人的一种新方式。
  “过去人们总认为把自家老人送到养老院是不孝的表现,有的家庭硬把老人留在家中养老,不仅给儿女带来负担,也未能让老人得到应有的照顾。现在这一传统观念正在慢慢转变。”市民政局工作人员说。
  老人对养老有新需求
  去浴池洗澡是常事,但对独居老人郝恺而言却并不容易。9月9日,《开封日报》对家住鼓楼区油坊社区的65岁老人郝恺的情况作了报道。
  原来,因无人陪同,她独自一人去洗澡,竟被浴池经营者拒之门外。为了洗澡,老人甚至愿意签订生死协议,但是浴池经营者仍然不让她进门。无奈,老人只好请钟点工陪她去洗澡。记者调查发现,独居老人去浴池洗澡成了一个难题。有人陪自己洗澡,成为老人的一个期盼。
  与郝恺的情况类似,在靠近兰考县城的一个村庄,年近九旬的徐老太太从二儿子家搬到四儿子家。按照她的说法,其实也没啥搬的,就是从这个院落走到那个院落,住上10天,每个院落都为她准备好了日常用品,她只需要自己照顾自己就行,因为他的儿孙均已外出务工。这样的生活徐老太太已经过了近10年。在徐老太太所在的村庄里,像她一样的留守老人不下50位。
  徐老太太说,像我这样帮孩子守家的老人还有很多,其实,儿孙也想把我们接过去送到养老院。然而,考虑到儿孙外出打工,家中无人照料,附近也没有适合的养老机构,这些老人都愿意留下收拾院子,下地种田,不愿意增加子孙的负担。“如果村里也能像城市里一样,有免费的娱乐场所就好了,大家可以聚到一起聊天。”
  “随着家庭向小型化发展,不少有经济基础的老人愿意入住高级养老机构,这种趋势目前越来越明显。”市民政局工作人员说。记者经常接到相关咨询电话,其中退休老人张先生曾多次致电询问我市养老机构的情况,他希望能够入住一家集休闲、娱乐、居住、疗养为一体的较为高级的养老院。
  “去了好几家养老院,都不能满足我的需要。”张先生说。民政部门工作人员分析说,这主要是由于养老机构设施落后,无法满足一些需要中高级养老服务的人群。
  解决养老问题离不开民办养老机构
  今年年初,市民政局曾对全市养老产业进行调研。“人们普遍受传统观念和现有经济发展状况影响,养儿防老观念根深蒂固。目前,家庭养老仍然是最基本、最主要的养老方式,子女担负着养老的主要责任。”市民政局局长张晖在全市养老工作会议上说。送不送老人去养老机构成为老人和子女之间难以逾越的思想鸿沟,不过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这种观念正在加快转变。
  据了解,目前我市各类养老机构现有床位总数合计14998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床位数21张,养老床位与养老需求不对称。于此同时,现有的养老服务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养老机构基本上仅限于提供吃、住等基本服务,缺乏护理、医疗、康复、教育等综合化服务,没有形成完善的产业,相应的配套政策也不健全。
  另外,由于农村地区人口较为分散,娱乐设施不完善,老人集中供养有一定的难度。目前,我市大量青壮年劳力外出就业,使“留守老人”、“空巢老人”缺乏照料。
  “养老事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事关百姓切身利益,迫切需要全社会高度关注,需要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市民政局局长张晖说,“目前,社会对养老机构、养老服务需求量很大,而公办养老机构床位明显不足。解决养老问题离不开民办养老机构,用民间投资来弥补社会需求,对解决目前的养老问题有较大意义。”
  据了解,进入2014年以来,咨询、投资建设养老机构的民间人士和资本不断增加,民间资本投资养老机构建设将成为我市养老产业发展的新生力量。

 


太和智慧养老管理软件系统助力您的养老管理
热线联系:18610556298(微信同号) 廖先生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