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茂旗优化养老机构建设让老人老有所养
发布时间: 2016-04-08

太和养老网讯:在达茂旗社会福利中心,记者再次见到了今年5月份刚刚入住到这里的苏凤琴老人,第一次见这位老人是5个月前在百灵庙镇呼恒乌拉社区卫生站,当时正由一位社区工作人员带着老人进行体检。80岁的苏凤琴老人由于糖尿病已经失明8年了,儿女也不能很好地照顾她,长期以来老人独居生活,儿子只是偶尔给她送点饭菜,老人还得自己摸索着做饭,一日三餐基本不能保障,还好有社区的工作人员定期来帮老人做一些清洁工作。而看到现在眼前的老人,无论从气色还是精神状态上,都与从前大不一样,干净整洁的房间中,刚刚换洗完的被褥整齐地叠放在床头,老人正坐在床上吃着工作人员刚刚送来的晚饭,这一顿吃的是面片儿。当问到老人的近况时,老人充满感激地说:“现在就像活在天堂里一样!院长还给我洗脚,比我的亲闺女还亲啊!”
  自从住进福利中心,老人的一日三餐不仅得到了保证,而且衣物也能得到定期清洁,定期也有人给老人洗澡、理发,医务人员每天还会为老人量血压。所住的房间内设有独立卫生间,另一位老人与她同住,两个人可以相互做伴儿,而且平时老人也能与福利中心的其他老人聊天解闷儿。而在这里生活的费用每月只需800元,也就是这800元所带来的全新的生活,让一位迟暮老人由衷地感受到了幸福和满足。
  达茂旗福利中心目前入住的人数为45人,这里设有医务室、活动室、图书室、餐厅、洗浴室等功能服务项目,可以让老人们享受到基本的生活和娱乐服务。达茂旗福利中心为达茂旗民政福利园的一个组成部分,园区还包括红塔民族敬老院、光荣院、社会救助管理站和救灾物资储备库,总占地面积30亩,总建筑面积6400平方米,先后投资944万元。其中的福利中心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2011年正式投入使用,红塔民族敬老院始建于2006年,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光荣院、社会救助管理站、救灾物资储备库同步于2012年开始建设,总建筑面积1900平方米。除社会福利中心以外,其他几个机构均为政府公立性养老服务机构,其中的红塔民族敬老院与达茂旗乌克镇敬老院及石宝镇三所敬老院均为达茂旗社会救助的重点工作,入住的老人全部为达茂旗60周岁以上的五保户。
  达茂旗对于五保户的救助主要分为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一般有劳动能力的老人会选择分散供养,即每人每年领取5000元的救助金,如果丧失劳动能力甚至生活能力的就会选择入住敬老院接受集中供养,这样他们每人头上每年能得到8000元的供养费,这部分费用全部投入到敬老院用于对老人们的供养。此外,旗财政还每年向三所敬老院投入200万元的资金用于保证敬老院的运作,让老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真正地保证。75岁的朱崑岭老人是去年年初入住到红塔民族敬老院的。虽然满60岁就有入住的资格,但是老人一直还从事一些农活因此选择分散供养的救助形式。前年老人生了一场病,身边却没有人可以照顾他,于是他选择居住到敬老院,在这里,只要哪里不舒服,就能在院里的医务室得到及时地医治。现在老人每天的生活就是早上7点半统一吃完早饭,然后跟其他老人一起下下棋,打打扑克,中午11点半统一用完午餐后再到图书室翻看一下书,下午有时还会帮着福利院工作人员为菜地浇浇水,就连院子花坛里的花老人也经常帮着打理。晚饭是下午5点半开饭,每天晚上的新闻联播是老人必看的节目。到了冬天,还可以到健身室通过健身器材活动筋骨。“我的晚年能在这里,我感到很满足了。”老人这样说。
  为了能解决全旗更多农村牧区五保老人的生活问题,进一步改善办院条件,2014年达茂旗又投资260万元对民政福利园区进行扩建,新建住宿楼一座,新增床位96张,其中宿舍面积1000平方米,餐厅300平方米,进一步加大了集中供养力度,让达茂老人特别是孤寡老人真正实现老有所依。

 


太和智慧养老管理软件系统助力您的养老管理
热线联系:18610556298(微信同号) 廖先生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