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
发布时间: 2016-04-13

太和养老网讯:近年来,成都市紧紧围绕加快宜人成都建设、实现老有颐养的目标,坚持规划引领,着力构建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和制度建设,不断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养老服务整体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截止2013年末,我市6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235.82万人,占全市户籍总人口的19.85%,老龄化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5个百分点。目前,全市有各类养老机构239所,养老服务床位(含筹建)60804张,千名老人拥有养老服务床位25.8张。2014年4月24日,省政府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现场会在我市召开,8月28日,魏宏省长到我市专题调研养老服务业发展工作,对我市在推动新型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的做法给予了肯定和鼓励。
  一、主要做法
  一是编制出台规划。2011年编制出台了《成都市城乡养老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和《成都市养老设施布局规划(2010—2020)》,明确养老事业发展总体思路及主要任务,提出到2015年基本构建起“9073”养老服务格局。
  二是制定落实优惠政策。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在项目用地保障、财政资金补贴、相关费用减免及申办医疗机构或与医疗机构合作设立医疗分支机构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同时出台了《成都市公建民营养老机构管理意见》、《成都市国办养老机构轮候入住暂行规定》等文件,草拟了《关于在全市建立基本养老服务补贴等三项养老服务补贴制度的指导意见》等,养老服务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
  三是促进行业标准化。建立养老服务管理标准化体系,制定未来五年的标准规划。现已颁布《社区养老服务标准》、《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标准》,正在制定《养老机构基本规范》、《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星级评定标准》等7项标准。
  四是健全完善新型养老服务体系。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养老服务业,初步建立起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投资多元化、服务多样化、管理规范化、队伍专业化的新型养老服务体系。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健全体制机制。完善优惠扶持政策,在资金投入、土地供应、规费减免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逐步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将养老服务项目纳入公共财政预算。
  二是优化床位功能结构。养老机构建设坚持分层分类分步推进,国办机构重点保障特困群体及低收入群体的养老需求;适当发展一批高端养老机构,鼓励探索医养型、护理型、宁养型等突出床位功能的养老机构。
  三是完善服务管理。继续推进养老服务标准化体系建设,建立对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服务对象和政府购买服务的第三方评估机制。加快培养老年服务管理、护理康复、营养调配、心理咨询等专业人才。加强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努力形成覆盖全市、高效快捷的养老服务信息化平台。
  四是发展养老产业。着眼需求,鼓励民资开发老年服务产品,发展养老用品专业市场,积极拓展农村养老市场、扩大消费需求,使养老服务业成为拉动内需、扩大就业、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又一重要力量。

 


太和智慧养老管理软件系统助力您的养老管理
热线联系:18610556298(微信同号) 廖先生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