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失能老人240万 养老机构床位紧缺
发布时间: 2016-04-14

太和养老网讯: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速到来,我国面临的健康养老问题越来越迫切。如何解决众多慢性病老人的健康问题?昨天,全国居家护理暨健康服务业创新发展论坛在南京鼓楼医院举行。与会专家们给出的答案是居家护理——送医上门。
  专家说,居家护理、送医上门,既方便老人解决健康问题,又有利于缓解医院紧张的床位问题,让宝贵的医疗资源用在刀刃上,还可以解决子女的后顾之忧,提高老人晚年生活质量。然而这一看似有利无弊的好事,在现实中却面临着重重困难。
  据国家卫计委医院管理局副局长周军介绍,据2010年统计,我国城乡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人约有3300万人,约占老年人口的19%,困扰着1亿左右个家庭,相当于每四五个家庭就有一个不同程度的失能老人;目前全国有60岁以上老人2.2亿,占总人口的14.9%,65岁以上老人中有0.5%需要经常入院治疗,2%的人需要经常性的专业护理。
  江苏省人口老龄化程度更加严峻,60岁以上老人约占总人口的19%,失能人群比重高于全国。据南京市护理学会秘书长倪新新介绍,目前我省失能老人约有240万,平均失能卧床时间为5年,而且多数伴有多种慢性病,多数失能老人长期缺乏亲人照顾。而全省只有养老机构2286家、床位33万张,只占老年人口的2.5%。他们如果住医院,一是医院提供不了这么多床位,二是这些失能老人多数患的是慢性病需要长期治疗,住院后一般经济能力负担不起,也将长期消耗宝贵医疗资源,因此送医上门对这一群体来说是最适合的方式。
  据南京市护理学会理事长、南京鼓楼医院护理部主任陈湘玉介绍,2011年南京护理学会联系南京鼓楼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等9家医院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居家护理”模式研究,对1100多例失能老人进行了三年的居家护理探索。结果显示,这些失能老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由此前的25分上升到65分,病人满意度达到99.7%,老人再入院率明显下降,平均住院日缩短,失能老人家属的焦虑、抑郁情绪明显减少。
  然而这一成功模式很难全面推广。陈湘玉说,首先是专业的护理人员数量严重不足。目前我国人口护士比,大城市是4%。,全国平均仅为2%。左右,全国护士人数不足300万人,南京常住人口800万,而护士只有2万多人,许多医院护士临床工作压力已经非常大,很难再挪出精力来上门为老人服务;而欧美发达国家每千人口护士比例则超过10。如果失能老人都得到专业护理的话,那么护士现有人数必须增加3-5倍。
  其次,送医上门不单单是为失能慢性病老人上门打针、喂药、量血压、测血糖等简单的护理,这一群体多数是空巢老人,常伴有心理焦虑、精神抑郁、情感缺位等心理障碍,更需要心理、精神上的康复治疗,而根据国家相关政策,三级医院护士不能深入社区开展居家护理,必须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去完成,社区护士多半不具备这些资质,而且面临人手不足的难题。
  目前大医院没有义务对社区护士进行培训、提高,大小医院之间对接不畅;即使社区护士有能力送医上门服务,那么护士工作量如何考核、发生医患纠纷如何解决、待遇如何定,等等,都没有政策可循。
  当前的医保制度不够科学完善,对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较高,对门诊报销比例较低,而对慢性病人需要长期做家庭护理的项目则没有覆盖,上门护理费要病人自掏腰包,这使得许多无需要住院的病人选择了住院治疗、赖病床,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制约了家庭护理的推广普及。目前许多地方已经开展了这方面的探索,比如青岛市就有1.6万人在家中或养老院享受到居家护理服务,而产生的费用,医保给予报销90%,上海市也有4.97万张家庭病床,台湾也建立起了一套完善的居家护理模式。
  专家还建议,要允许并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居家护理领域,如设立社会化的护理中心开展居家护理等,同时加强管理和行业自律,严格人员准入,合理确定收费标准等,以进一步繁荣老年护理事业,让老年人晚年过得更幸福更愉悦。

 


太和智慧养老管理软件系统助力您的养老管理
热线联系:18610556298(微信同号) 廖先生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