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统一 个人缴费标准增至14个
发布时间: 2016-05-02

  太和养老网讯:城乡居民享相同基础养老金,个人缴费标准从10个档次增至14个。退休了,住在农村的农民和城市居民退休金却有差异。自治区政府日前通过《自治区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办法》,这意味着,农民和居民享受相同的基础养老金的日子已近。

  目前,我区农民参加的是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城镇居民参加的是居民养老保险(简称城居保)。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统一,意味着在社保体系中,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将享有统一的保障标准,使用统一的经费,由统一的渠道进行管理,城乡居民养老将实现同等待遇。

  这里所说的“同等待遇”,是指基础养老金部分。而个人账户部分则与缴费年限和缴费档次有关。据了解,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支付终身。目前,我区农民基础养老金是55元,城镇居民是100元。至于最终会统一成多少,即将公布。

  在统一基础养老金部分的同时,《实施办法》还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个人缴费标准从10个档次增加到了14个。参保人可根据本人及家庭经济状况,按年度自主选择缴费档次,逐年缴费,多缴多得。

  目前,我国已有25个省市出台新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办法,这些省份新城乡居民保险制度的个人缴费都是12个档次,我区则多两个档次。“这意味着我区城乡居民比其他省份居民有更多的选择,弹性空间更大,会有更多人覆盖其中,也适应城乡收入的差距实情。”我区社保方面的专家分析说。

  张青是乌鲁木齐市水西沟一农家乐的老板,年收入达到50万元。得知将来养老保险缴费要提到14个档次,他非常高兴。“每年我缴纳新农保养老保险都是选择最高档,但仍感觉标准太低,为这我还买了商业保险。缴费标准提高到14个档次,这样我们这类收入高的参保人员就能选择更高档次缴费了。到老的时候,个人账户的钱会更多,退休金的标准也会更高。”张青说。

  截至今年9月底,我区新农保参保人数494.5万人,城居保参保人数33.9万人。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越走越近

  2009年和2011年,我国先后启动实施新农保和城居保试点,以前没有“退休”一说的农民,也可以在达到退休年龄后领取养老金。而养老保险的空白区城镇居民也有了养老保障。

  基础养老金部分,农民是55元,城镇居民是100元。

  个人年缴费标准部分,新农保从100元起步,设定为100元-500元不等的5个档次。除了个人缴费外,有条件的村集体还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助。同时,试点县(市)政府对参保人给予每人每年30元的补贴,自治区财政从中给予资金补助。其中,试点县(市)属贫困县(市)、边境县(市)的,自治区按照每人每年30元的标准给予全额补助,其他试点县(市)给予60%的补助。

  城居保个人年缴费标准设置为10个档次,最高档为1000元。参保人可按年度自主选择,多缴多得。

  可以看出,两种社保制度从诞生就打上了二元化的烙印,缴费标准不一,更别说待遇统一了。

  随后,新农保和城居保两种保险个人缴费标准实现一体化,都按照10个档次进行缴费。

  近年来,我国很多地区都陆续提高了基础养老金标准,但个人账户养老金占整个基本养老金支付的比重还较小。目前,全国新农保和城居保总计积累个人账户不到2800亿元,每个人积累还不到800元,全国平均支付标准也只有80余元,“只够零花钱”。

  我区情况也是如此,据介绍,从2010年开始,随着我区经济快速发展,一些农民收入增加较快,希望提高缴费标准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2014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将参保居民个人缴费标准设为12个档次,年缴费最高档提到2000元。各省份可根据实际情况略作调整。

  此次自治区政府通过的《自治区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办法》就将参保居民个人缴费标准设置为14个档次。

 


太和智慧养老管理软件系统助力您的养老管理
热线联系:18610556298(微信同号) 廖先生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