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水车薪 社保补贴“零申领”
发布时间: 2016-05-02

  太和养老网讯:全民参保时代,地方政府每月给参保企业贴钱,这样的美事儿却遭遇尴尬。今年初,苏州出台政策,家政公司如给员工签合同缴保险,不仅可享受税费减免,还能获得每人每月200元的特岗补贴。记者3日从苏州市人社部门了解到,11个月过去,至今无一家企业前去申领补贴。

  “这个政策出发点是好的,让家政企业实行员工制管理,将家政工纳入社保,但我们公司目前很难实现。”苏州金帮手家政公司负责人陈林生坦言,如果公司这么做肯定要亏本。据介绍,金帮手公司目前登记在册的钟点工、保姆有2000多人,但直接在公司拿工资与公司有稳定关系的只有100多人,“其他阿姨大多同时在多家公司登记,自己也在托熟人介绍,我们对她们没有任何控制权。”陈林生坦言,即便是对有稳定关系的100多位阿姨实行员工制管理也有困难。“每个阿姨我们每月也仅收取几百元管理费,但目前苏州企业给员工缴纳的社保费是800多元,员工自己还要承担400元左右,政府的200元补贴只是杯水车薪。”

  能不能通过提高收费标准将增加的社保费用也摊点到雇主头上?“这个很难。”苏州市家庭服务业联席会议办公室副主任王力群说,在苏州十几万家政从业者中,通过家政公司上岗的只有四成左右,也就是说,超过六成的家政工直接与雇主议价。在这种情况下,家政公司的议价能力有限。“关键是这个行业没有市场准入,如果相关部门能加强规范,实行职业资格准入,家政公司的日子可能还好过点。”

  记者从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了解到,其实,我国早就制定了家政服务员的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并根据能力不同把家政服务从业人员分成了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等级。初级家政服务员,鉴定的考生须考家庭礼仪、操持家务、看护婴儿、照料老人、护理孕妇等6个项目。但这个标准对于目前绝大多数文化水平在初中及以下的家政服务员来说要求太高,加上市场上也很少有雇主要求查看相关证书,几乎没有从业人员专门去考这个资格证书。

  “社会保险对于家政从业人员来说门槛有点高,目前我国家政行业并不在劳动法的规范范围,现实的还是商业保险。”省相关部门一位业内人士表示,目前的家政公司几乎不太可能与家政工签订合同,因为签订合同后,除了涉及社会保险,还牵涉到带薪休假、探亲假等一系列劳动权益,本就微利的家政公司基本无力承担。

  这个说法与省家政行业协会目前正在大力推行家政商业保险不谋而合。省家庭服务业协会秘书长张乔介绍,协会正与中国人寿南京分公司在全省范围内联合推行家政商业保险。该保险按月购买,保费从10元到25元不等,主要保障家政服务员在工作期间发生的意外,如工作期间摔倒骨折、不慎损害雇主家庭财产等等。

  但家政人员本身的医疗、养老保险还得靠社会保险,因此,很多家政工不得不自己掏钱买社会保险。今年45岁的陆青华,在苏州工业园区做了6年的钟点工。她自己已买了6年的社会保险。“不买的话以后老了没有退休金啊!”陆阿姨感叹道。目前陆阿姨每月的社保费已超过了1000元。“如果每月有200元的补贴,那肯定可以减轻点负担。”陆阿姨很在意政府的社保补贴。

  为留住好员工,提高员工归属感,极少数收入较高的月嫂公司自己尝试给员工缴纳社会保险。江苏好苏嫂家政公司是省内最早给一线月嫂缴社保的企业。3年前,该公司就对公司内部每年从业时间在10个月以上的月嫂缴纳社会保险。“现在也就保了30多人。”好苏嫂公司负责人石国英说,公司有社保的阿姨月收入一般都在6000元以上。

  “现在从国家到地方都在推行‘全民社保计划’,家政工也不能成为社保遗忘的群体,我们希望顶层机构能设计出切实可行计划,在规范家政行业市场的同时,将家政工正式纳入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以增强这个行业的吸引力,毕竟,全国已经有1000多万从业人员,苏州全民参保计划也要把十几万家政工纳入进来。”苏州市家庭服务业联席会议办公室副主任王力群坦言。

  “目前江苏社会保险参保率高达97%,要实现应保尽保,100多万家政服务员无疑是需要扩面的重点对象。”长期研究家政服务市场的江苏省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东升教授认为,规范家政服务市场,提高该行业对年轻人的吸引力,根本办法还是要把这个行业纳入劳动法范围。

 


太和智慧养老管理软件系统助力您的养老管理
热线联系:18610556298(微信同号) 廖先生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