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产业新现状:护理员缘何一工难求
发布时间: 2016-05-04

太和养老网讯:日前,第九届中国老年产业博览会在我市举行,多家养老院“登台”吆喝,以招揽老人入住,现场很是热闹。


可热闹过后,养老院也在犯愁:老年人越来越多,护理员一工难求,对口的养老专业学生又不接招,该怎么办?


“老人”伺候老人 养老院护工短缺


在得知自己要多伺候一名80岁老人后,60岁的石永华感觉有些吃不消—因为,这就意味着她要同时伺候7名老人。


3年前,石永华开始在歌乐山上的怡福老年公寓当护理员,可护理员并不轻松,喂饭、清理大小便、推老人进出、擦身子、翻身,每天都要重复这样繁重又琐碎的护理工作,从凌晨4点忙到晚上10点过,之后虽然可以休息,但仍要待在老人房间,一旦有需要随时起来照料。


“没办法,走了一名护理员,又招不到人。”怡福老年公寓负责人陈利说,公寓里有70多名老人,护理员只有10人,只好每人多摊一个。剩下的这10名护理员,也都是50岁以上的“老人”。


“我们也缺护理员。”在规模较大的龙山老年养护中心,人力资源部主任柯灵也很着急,中心已入住200多老人,如果再增加,护理员就忙不过来了。


“我们的招聘信息常年挂在网上,但报名的人寥寥无几,养老院一年四季招聘护工已是常态。”柯灵说,招聘时,大家一看是护工岗位,多是摇摇头就走了。


记者先后走访了怡园、泰辉、怡康、侨发等10家养老院或老年公寓,在这些地方,一个护理员一般要照顾10名左右的老人,“一工难求”现象很普遍。而且护理员年龄通常较大,50岁以上的占七成左右。


“以往护理员还能从下岗工人中招收,可现在愿意干这行的人越来越少,”陈利说,无奈下,他们只好把目光瞄准缺乏技能、需要挣钱的农村老人,但这些老人因文化水平和职业能力较低,往往达不到就职要求。


招了47名大学生 一个也没留下来


养老院护工“一工难求”,而养老专业毕业生却不愿意留在养老院。


“才三天就走了?”听到这个消息时,陈林有些吃惊,但这样的结果却又在意料之中:现在的大学生,甘心留在养老院当护理员的太少了。


陈林所在的松林养老院位于南山上,半个月前,在外地民政院校读大三的小雯(化名)找上门来,希望能在护理员岗位上实习。对此,陈林求之不得,并打算将小雯作为人才来培养。


可现实却很残酷,实习第一天,小雯感觉两只手都要断了;实习第二天,被一个脾气古怪的婆婆骂哭了;第三天,她就选择了离开。


陈林坦言,他曾多次到有养老专业的学校招聘护理员,却一无所获。


陈林反映的情况在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得到了证实。作为我市唯一一所有养老专业的公办大专院校,该院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设立于2010年,学制三年。2010年,该专业招收了104名学生,毕业时,就业率达100%,有当营养师的,有从事健康管理的,仅8人留在养老院这一专业对口机构,没过多久,2人转行,只剩6人。第二届招收了47名学生,也全部实现就业,可没有一个留在养老院。


“我们正在给学生做思想工作,尽量劝他们留在养老机构工作。”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健康与老年服务学院副院长张俊说,不过,今年最终有多少能留下来,她心里也没底。


养老院护工“一工难求”这一尴尬全国都存在


“这正是养老机构发展的瓶颈所在,也是硬伤。”市民政局社会福利与慈善事业促进处调研员廖典清说,按国家相关规定,对介护老人,养老院护理员的配备比例应是1:3到1:5,自理老人则是1:10。但不管是公办养老院还是民办养老院,大多没达到这一标准,全市养老院护理员缺口达数千人。


如此大的缺口,养老专业的大学生理所当然成为“香饽饽”,但他们大多不愿意留在养老院。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市200多家养老院中,养老专业的大学生护理员所占比例不足一成。



这样的尴尬不仅出现在重庆。


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多家养老院,都出现了“一工难求”的局面,护理员缺口都在30%以上。专家指出,目前,国内养老护理员的需求量在1000万人左右,但从业人员却不足30万。


“2013年,我们学校养老服务专业总投档数只有200多人。”山东一职业学院院长说,目前,全国仅有近20个省市的30余所院校开设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每年培养的人才仅有千余人,最终留在养老院的更少,远远不能满足老龄事业的发展需求。

 


太和智慧养老管理软件系统助力您的养老管理
热线联系:18610556298(微信同号) 廖先生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