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养老新模式养老服务逐渐市场化
发布时间: 2016-05-07

太和养老网讯:公办机构转制、补贴护理床位、市场保险补充、服务公开招标……12日,省民政厅发布《关于深化全省民政事业改革的意见》,其中,养老改革突破以往政策壁垒,开启养老服务市场化供给新模式,将为全省1500万老人带来福音。


公办养老机构转制改企


养老床位民营“唱主角”


最新数据显示,全省民办和护理型养老床位分别已占总床位数的33.8%和23%,机构床位的社会化,实现“三分天下有其一”。但符合老年人需求的养老床位,仍然“一床难求”。


改革后,公办养老机构将全部陆续转制为企业,政府投资、承担托底服务的公办机构推行公建民营。最终,民营床位要成为养老机构的绝对主体。


“转变养老服务供给模式,推进医养融合是养老改革的重点,也是为了满足老年人的个性化需求。”省民政厅副厅长戚锡生说,今后不管公办还是民营养老院,床位建设补贴只给护理型床位;医疗机构拿出床位做养老护理型床位,也一视同仁给补贴;护理型床位各地还有运营补贴。


我省已制定详细的激励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办养老机构。今年起,全省统一公办、民营养老机构补助标准;对自建产权和租赁用房的护理型民办养老机构,省财政每张床位将分别补助1万元和5000元;13个设区市和部分县市已出台床位建设补贴和运营补贴标准,每张床位建设补贴1000元至1万元,运营补贴30元至200元。外资与内资养老机构享有同等优惠政策;养老护理员连续从业两年以上还有补贴。


率先试点的南京上半年公建民营养老床位达7104张,较去年同期增长13%。全省13个设区市和34个县(市区)均已建成百张床位以上的护理型养老院,无锡护理型床位占比全省最高,达59%。


引进社会力量办养老


扶持培育产业“航母”


此次改革意见中出现不少新名词。比如“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失独老人险,这意味着,保险机构也可进军养老产业。


我省率先试点的“安康关爱行动”已有332万老人承保,1.58万人次获赔5000多万元。“其中,近八成老人自掏腰包购买,政府只需为困难老人托底购买。这说明,商业涉老险有市场有需求。”省老龄办主任张建平说。


护理费用高,是当前老百姓一大养老难题。一个失能老人每月护理费需3000-5000元,全由个人承担,压力很大,亟需老年护理险作后盾。此次意见就明确,推动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支持建立养老机构责任综合险和老年人意外险,探索建立老年护理保险、失独老人保险制度。苏州、常州已试点老年护理险,无锡正试点失独老人险。养老引入商业保险,形成个人、机构、政府和保险公司共同参与的风险分担机制。


意见还鼓励地产、卫生、电商、旅游等行业进军养老产业,提供多样化养老产品。不久前,省民政厅已与住建、卫生、保监会等部门分别签订跨部门推动养老产业发展的意见,全面促进养老产业发展。


“养老,民政一个部门干不了。”省民政厅厅长侯学元认为,养老服务业大发展,不仅是解决民生难题,还是新的经济增长点,意义重大。应按“非禁即入”原则,引导社会组织、企业、个人等社会力量参与养老。突破制约社会资本进入的障碍,我省在建设资金、土地征用、税收、信贷、医保报销等方面提供更多政策扶持,将有力促进龙头企业、产业知名品牌的创立和发展。


省内目前已有宜兴九如城、常州京东方等单体投资超10亿元的养老产业航母,还有一大批像苏州夕阳红等便捷可复制的中小项目。常州京东方一期即将运营,集养老、教育、医疗、娱乐于一体的养老社区究竟什么样?老人们翘首以盼。


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市场化


政府购买成“新常态”


前几天,上海海阳集团来宁“推销”电商养老管理系统,受到南京各大机构的青睐。事实上,海阳已在太仓扎根一年多。


太仓有老年人口13.23万,占当地户籍人口的27.89%。该市民政局副局长王娴敏说,按政府包办模式,需要一家大型国企才能服务这么多老人。但政府机构过去每年最多服务500名特殊困难老人。大量社会老人的居家养老管理系统,如何解决?


去年7月,海阳集团与太仓签订委托服务协议,在太仓各镇(区)设“分社”,为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提供上门助餐、助洁、助急、助浴、助医等“七助”服务。


海阳在当地招募护理员361名,并启用电商模式,与太仓641家养老服务供应商合作,共用一个平台,提供家电维修、物品配送、精神关爱等20多个项目,涵盖老人各类基本生活需求。


太仓引入第三方组织——悦心南山家庭服务管理有限公司,对海阳等平台商家进行考核,作为政府支付服务金的主要依据。上半年,这一养老电商平台共服务老人1.2万人次,累计服务13.66万小时。


“社会老人交给市场,困难老人由政府托底保基本。”侯学元表示,今后要转变供给模式,凡是市场化方式能提供、社会力量可以承担的项目,都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老年人提供价格合理的养老服务。“包括为符合政府资助条件的居家老年人购买上门服务,为困难失能半失能老人购买机构供养、护理服务。”


目前,全省注册登记的社会组织已达6.2万家,居全国首位,他们是为老、为民服务的主要“供应商”。民政厅办公室主任邱泽森介绍,今年省级1000万元社区公益项目已通过省招投标中心公开招标,购买服务将是今后“新常态”。

 


太和智慧养老管理软件系统助力您的养老管理
热线联系:18610556298(微信同号) 廖先生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