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对养老事业的规划能有什么
发布时间: 2016-05-14

太和养老网讯: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诸多问题,不仅关系到老年人的切身利益,也牵动着千家万户,这已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常态化的严峻问题。城市规划统筹城市发展,养老事业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仍以居家养老管理系统为主


目前,上海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截至2013年年末,全市60岁及以上户籍老龄人口高达387.62万,占户籍总人口的27.1%,其中,80岁及以上户籍老龄人口71.55万,占户籍总人口5%,已接近西方发达国家的老龄化程度。


老年人退休后成为社区全天候的守望者,他们与其他人一样有共同的生活追求,期望“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医、老有所养”。但是由于年龄增长、身体衰退,有着特殊的生活需求。据调查,家庭、社区和社会是老年人活动的主要空间范围,绝大多数老年人不愿离开家庭或熟悉的社区养老,居家养老管理系统仍是主要的养老方式。


完善养老设施配置


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建立“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并于2007年颁布了《城镇老年人设施规划规范》。从施行情况看,由于老龄人口众多,还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如居家养老管理系统必须依托社区服务设施上门服务或日间照料,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医等服务。


上海现有社区助老社231个,服务27.2万人,社区老年人助餐服务点492个,受益人数4.4万人。因此,需根据上海老龄人口实际状况,修订本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增设助老设施门类、并相应增加助老设施数量。


机构养老需发展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为补充的不同类型的社会化养老机构,如助养照料型、生活护理型、社区公寓型等。近些年来,除投资新建、扩建外,还利用旧建筑改建,或闲置幼托进行物业置换,或结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社区服务中心等综合设置,但依旧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另外,老年大学也不能满足需要。最近,市政府已批准《上海市养老设施布局专项规划》,通过规划的实施,本市养老设施的配置将得到进一步完善。


休闲、文化、娱乐活动是丰富老年生活的需要,就医、购物、访友也是老年生活中频率较高的行为,这其中也涉及到城市公共空间规划和有关服务设施的建筑设计。规划设计人员必须增强敬老服务观念,重视老年人尤其是有特殊需求的老年人(如坐轮椅的老年人等),优化规划设计,适应老龄化社会的发展要求:一是深入落实无障碍设计;二是城市公共活动场地(尤其是社区)、公园的规划设计要有适合老年人行为需要的空间; 三是城市人行道铺砌必须平整,以利行走安全;四是各类公共服务设施要为有特殊需求的老年人优先安排座席、停车空间。


总之,养老事业是一项社会工程,各行各业,包括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工作,都需要关心老年人的切实需求,让老年人能安享晚年。

 


太和智慧养老管理软件系统助力您的养老管理
热线联系:18610556298(微信同号) 廖先生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