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老产业的发展前景
发布时间: 2016-05-29

太和养老网讯:传统的养老产业就是养老地产,而新时代的养老产业却出现了很大的变化,除了养老地产之外,还加入了医疗保健、医疗服务、以及各种文化娱乐建设,老有所归的殡葬、墓地类行业也加入其中。

 

养老产业 核心结论:

 

①由于1949-1970年婴儿潮人步入老年,未来20年中国处于老年化加速期,养老问题严峻。②我国养老体系三大不足:立法刚起步;养老金分配不合理,市场化程度低;养老设施短缺。③海外经验显示养老产业化有助老有所养,国家过度干预难以为继。④养老产业包括老有所依的医疗保健、医疗服务、养老地产、养老金融,老有所乐的医疗信息化、老年人娱乐,老有所归的殡葬、墓地类行业。

 

养老产业 主要逻辑:

 

中国未来20年老龄化将加速。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2013年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4.3%,65岁及以上人口占9.70%,由于我国1949-1970年的第一、二波婴儿潮正逐步老龄化,而80年代计划生育政策使得新生人口数量骤降,未来20年中国老龄化进入加速期,预计2030年60岁以上人口占比将接近30%。

 

我国养老体系的三大不足。(1)立法刚起步。90年代开始逐步建立起养老金制度,13年对养老服务产业进行了框架性说明,未来仍有待建立健全行业标准和养老金税收优惠等相关政策。(2)结构失衡、市场化程度低、覆盖率低。国家基本养老:企业年金:个人补充商业养老合理比例是2:4:4,中国是6:1:3。养老金投资回报率低,养老金平均替代率仅44.2%,低于国际标准的70%。(3)养老设施短缺,每千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20张,而美国达40张。

 

海外养老产业经验

 

养老可以产业化。从美国、日本、欧洲经验看,养老产业化有成功的方法:(1)美国政策支持下养老金市场化运行,使得自愿缴纳养老金占比达38.31%,远高于其他国家;(2)美国社区养老模式、日本银发产业发展说明养老产业需求旺盛,建立好行业标准、引入社会资本进入竞争有助产业发展;(3)过度依靠政府扶持的养老产业难以持续,欧猪五国给政府过度福利化敲响警钟。

 

人口趋势和政策导向将推动养老产业发展。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老年服务产业”,马年首个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三方面梳理养老产业:(1)老有所依:老年人基本保障,包括医疗保健、医疗服务、养老地产、养老金融服务;(2)老有所乐:老年人升级需求,包括医疗信息化、老年人娱乐;(3)老有所归:寿终正寝后入土为安,包括殡葬、墓地类行业。

 


太和智慧养老管理软件系统助力您的养老管理
热线联系:18610556298(微信同号) 廖先生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