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民营资本涌入养老产业 专家提醒:仍需探索
发布时间: 2016-06-07

太和养老网讯:继高端酒店湘鄂情建宁路店“变身”养老院后,钟山学院也大手笔试水养老产业,养老产业俨然已成众多社会力量眼中的投资蓝海。南京养老问题专家提醒,总体上看,养老产业前景光明,但盈利模式仍然需要探索,企业要想从养老产业中掘金,必须迈过多道坎。
  湘鄂情建宁路店已登记百余名老人
  湘鄂情建宁路店“变身”养老院,这是我市第一家由高档餐企转型的养老机构,将在明年元旦前后营业。该养老院院长董仲陵告诉记者,目前养老院装修已经基本完工,院方正对原有酒店的员工进行养老培训,护工也在招聘中。
  据了解,湘鄂情建宁路店改建成养老院后,将能提供近300个养老床位。目前,院方已经登记了百余名预约入住的老人。
  南京市社会福利服务协会会长徐士锦说,300张床位,百余名老人预约,这对一家新开办的养老机构来说,表现相当不错。
  产业前景好,如何赚钱费思量
  统计显示,截至去年底,我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达120万,预计到2020年,老年人将达到150万人。人口老龄化日益凸显,给养老产业带来了机遇。在此背景下,高端酒店、高校为了开拓新领域,悄然涉足养老产业。
  不过,在徐士锦看来,从养老产业中掘金,企业至少需要迈过3道坎。第一道坎是能否长线持续投入。无论是餐饮企业还是高校,转型做养老院,都需要巨额前期投入。只有入住率达到70%以上,养老机构才可以实现收支平衡,但这至少需要3—5年时间。因此,民间资本投资养老机构,短期内收回成本不现实,必须做好长期投入的准备。
  第二道坎是有无专业的服务能力。从目前看,餐饮酒店、高校转型做养老院,大多走中高端路线,目标客户是有活力、经济实力强的老年人,这类养老机构往往需要高品质的软硬件设备和专业的管理团队。
  第三道坎是能否满足老年人各种个性化需求。一名业内人士认为,酒店、高校都是提供标准化服务,但转型进入养老产业,服务必须要转变,因为每名老人的需求都不同,这就需要针对每名老人制定个性化的服务方案。本报记者马道军
  开办养老机构可获哪些补贴
  床位补贴:从今年起,我市对非护理型的养老机构新建床位给予六城区6000元/张、五郊区4000元/张床位补贴。对带有护理功能的自建产权养老机构床位,每张补助1万元,带有护理功能的改扩建养老机构床位,每张补助5000元。
  护理补贴:从2014年起,本市户籍的失能和半失能老人入住养老机构的护理补贴分别提高至150元/月和120元/月。
  房租补贴:今年初,对正常运营满5年,入住率达80%以上的民营养老机构,发放一次性维护(房租)补贴,标准为城区1200元/张、郊区800元/张。从2015年起,对民营养老机构入住率达到70%以上,维护(房租)补贴标准为每年每张床位六城区500元、五郊区400元。

 


太和智慧养老管理软件系统助力您的养老管理
热线联系:18610556298(微信同号) 廖先生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