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机构养老应对“老龄高峰”
发布时间: 2022-03-17

  【市民来电】白下区居民秦女士:昨天,我新请来的小保姆因为婆婆的脾气不好又提出不干了,和家政公司交涉了半天也没有结果。其实,如果有时间,我们也不愿意请保姆,花钱还不省心。但是我和老公都是独生子女,两人平时工作特别忙,根本抽不出时间照顾老人。之前我们也曾把老人送进养老院,但是因为设施太差,老人住了几天就提着行李回家了。

  养老是一个社会的大问题,不能完全依靠家庭来承担。我希望,在我们还没老的时候,是否可以开始未雨绸缪做些什么?

  秦女士的困扰并不是个例。其实,“老有所养”是每个人的心愿。昨天,在市“两会”分组审议和讨论现场,代表和委员们就此话题展开了热议。

  养老机构医护服务要跟上

  市政协委员汪晓阳说,目前,南京90%以上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管理系统。但目前社区养老服务跟不上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建议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积极探索无偿和有偿服务、专业护理与义工服务相结合,鼓励社会力量在社区开办各种商业服务网点,为老人提供各类上门服务等。

  “老人身体素质普遍差一些,经常会头疼发热,不少养老机构的医护服务却跟不上。”市政协委员郑黎明建议,面对日益增加的养老机构,卫生部门要鼓励他们提供相应的医护服务,对申请医疗护理康复资质的老年福利机构应给予大力支持,对具备条件的应及时办理资质证书,并给予业务指导。同时还可以整合医疗资源,鼓励养老机构设立老年康复中心,让老人们在养老机构也能得到充分的医疗服务。

  城市规划要提前考虑“托老所”

  市人大代表智向鑫建议,政府在进行城市建设时就制定政策或规定,根据小区的居住人口规划适度规模的托老所,同时制定养老服务的优惠政策,比如,对老人日间服务机构、托老所、养老院等养老服务机构免征营业税;对各类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免征房产税等。同时,每个社区建立老年人信息库,定期发布老年人服务需求信息和社会服务供给信息。

  市人大代表彭宇竹说,南京人口老龄化已成趋势,老年人口现已占人口总数16%,今后一个三口之家养4位老人负担不轻。加之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加快,子女工作、家庭生活压力很大,如果家中老人身体再不好,完全靠居家养老管理系统,子女负担会很重。建议政府要大力发展机构养老应对即将到来的“老龄人口高峰”,尽早拿出专项资金,补贴养老院、老龄公寓建设,让老人在居家养老管理系统同时,也可视家庭实际情况选择社会养老。

  【部门回应】今年新增405家社区养老中心


  南京民政局局长陈学荣坦言,目前全市养老机构只有30几家,不到3万张床位,全市只有2.5%的老人享受机构养老服务,而97.5%的老人只能在家中养老。市民政局已专门制定了“十二五”养老服务专项规划,到“十二五”末,力争让全市在机构养老的老人比例提升至5%。

  据透露,今年,我市将新增405家社区养老中心,推进居家养老管理系统和机构养老的连接,同时将和卫生系统、社会组织协调,让护理专业的社会组织进入社区,让老人在社区养老中心得到更多的医护服务。在政策上,政府除了对养老机构给予一次性补贴外,还将设立专门补贴资金鼓励养老机构更新设备,提高服务质量。

  本报记者 汤文慧 毛庆

 


太和智慧养老管理软件系统助力您的养老管理
热线联系:18610556298(微信同号) 廖先生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