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市“三个一流”构建五保供养新体系
发布时间: 2022-03-17

  近年来,眉山市以“构建农村五保供养新体系、提升农村五保供养水平”为目标,着力推进“一流工作体系、一流基础设施、一流服务品牌”建设,新建、改(扩)建标准化农村敬老院176所,五保集中供养率由2008年的29%提高到目前的90%,五保老人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一、在权责赋予上着力,推进一流工作体系建设
  (一)实行“一把手”工程。市委书记、市长亲自主持召开五保供养工作会,部署敬老院建设和管理工作,落实人、财、物保障。市、县(区)主要领导经常深入敬老院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二)落实“一条龙”保障。建立健全11项五保供养人力财力保障制度。将五保供养配套资金、敬老院运行经费和工作人员工资等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建立五保供养标准自然增长机制,供养金从2011年起,每年在上年基础上每人每月增加10元。
  (三)建立“一盘棋”机制。民政、财政、卫生、编办等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敬老院建设管理献计出力;各级政府充分动员社会力量,为五保供养募集资金和物资。
  二、在“硬件”建设上着力,推进一流供养设施建设
  (一)高起点规划,确保20年不落后。立足“建设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确保20年不落后”的总体定位,高起点规划设计敬老院。部分敬老院还为空巢老人设计了布局合理、温馨适用的标准套房。
  (二)高质量建设,确保建成标美工程。近三年投入5.15亿元强力推进敬老院建设,所有建设项目实行统一招标,工程质量实行全程控制和跟踪监督。
  (三)高标准配套,确保需求有效满足。按照“建设五保对象幸福家园”的要求,高标准配套生活用品、娱乐、健身等设备设施。以每张床位不低于0.05亩的标准,为每所敬老院留足生产用地。
  三、在“软件”创新上着力,推进一流服务品牌建设
  (一)内部管理标准化。建立完善了16项敬老院管理制度,明确9类人员工作职责和7类人员考核标准。组织开展“十佳敬老院”、“十佳敬老院院长”、“十佳敬老院护理员”评选活动,形成了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良性管理机制。
  (二)日常服务贴心化。根据季节和院民生活习惯合理安排饮食,让院民吃得开心。建立院民健康档案,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和心理辅导,让院民过得舒心。实行24小时轮班值守,不定期查房巡视,让院民住得安心。
  (三)队伍建设规范化。按照“养事不养人”的原则,工作人员一律实行聘用制和绩效挂钩的分配制度。精心选用有才能、乐意奉献的人担任院长。通过以会代训、以老带新、跟班培训等形式,加大了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
  (四)院办经济多元化。各敬老院积极开展多种经营活动,基本做到了院内蔬菜、肉食和部分生活用品自给。目前,全市敬老院年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的有20余所、达到5万元以上的有80余所。
  (五)散居供养同等化。多形式关心照顾2000多名散居五保对象。通过定期走访慰问、生活补贴等形式,努力改善散居五保对象生活条件。市、县级机关干部“一对一” 帮扶,切实解决散居五保的生活困难。由敬老院工作人员、志愿者等定期上门服务,使散居五保得到应有的生活照料。
  (六)养老服务常态化。探索将敬老院建成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开展个性化服务,拓展服务对象。分类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法律维权等20余项具体服务,把服务对象延伸到空巢老人、失能或半失能老人、病残老人等特殊困难群体。

                   眉山市民政局

 
 

 


太和智慧养老管理软件系统助力您的养老管理
热线联系:18610556298(微信同号) 廖先生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