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市“五位一体”实现养老社会化
发布时间: 2022-03-17

      武安市现有人口79.1万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9.3万人,老龄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11.8%,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武安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积极应对,逐步探索建立适合武安养老需求,以机构养老、数字化养老服务平台、农村幸福院、品牌家政服务公司及社工志愿者服务队伍为主体的“五位一体”养老服务模式,实现养老社会化。

      一、以机构养老为支撑,构建养老服务体系主框架

      机构养老是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武安市采取公办、公建民营、民建公助等多种途径,积极推进养老服务机构建设。

      (一)公办养老,敬老院和养老服务中心使五保老人颐养天年。近年来,武安市将五保供养机构的建设融入到三年上水平现代化城市建设中,融入到小城镇建设中,融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为满足五保老人留恋故土的心理和生活习惯及环境,按照轻重缓急的总体要求,采取地方财政拿大头、福彩公益金、乡镇自筹、社会捐助等渠道,先后筹措资金900多万元,在活水、马庄、贺进、阳邑、城区五个中心乡镇建成五所相对比较集中的五保供养服务中心,同时,对边远乡村敬老院进行改扩建。今年,又在徘徊、馆陶敬老院旧址上进行新建,使五保老人的居住条件得到彻底改善。目前,全市五保对象集中供养能力达到1375人,集中供养率61.3%,分散供养984人。集中供养标准每人每年达到3220元,分散供养标准达到1920元。在全市上下上形成了大中小、高中低档“小宝塔”式的五保供养服务机构。

      (二)公建民营,“五院合一”让入住老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武安市民政事业服务中心是按照国家一级福利机构的标准投资硬件建设,热心老年事业的民营企业家出资后期配套并负责经营的公建民营性质的社会福利机构。内设光荣部、优抚医院、敬老院、儿童福利院、老年公寓部,为革命功臣、老年人、孤儿、弃婴等提供服务。项目总投资3300多万元,建筑面积9100平方米,设计床位460张。老年公寓部有完善的紧急呼叫系统和配套的人性化设施,是一座综合型、现代化、公寓式的社会福利养老机构。2011年4月,国家民政部副部长孙绍骋、省民政厅厅长古怀璞为老年公寓落成投运剪彩,现运行良好,入住率稳步提升。   

      (三)民办公助,社会养老机构为机构养老注入新活力。武安市积极倡导并大力扶持民办公助养老机构,对民办养老机构的建设资金给予一次性补贴,运营按床位给予奖补的政策,调动了民间创办养老机构的积极性,有效地改变了老年福利服务机构运营亏损的状况。在政策的鼓励支持下,以环境优美、宜居宜养的长寿村、朝阳沟、京娘湖、武当山景区为中心,以家庭、个户为主体,以消夏疗养、休闲延年为内容的季节性“农家乐”养老场所大量出现,每年暑期接待老人3500余人次。

      此外,武安市政府对老年人在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居住条件、精神慰藉等各个方面开创多项利民措施。近年来,政府累计为90岁以上高龄老人发放保健补贴金122万元。积极为全市55至80周岁身体健康的老人办理“助老健康御险”,年均办理3万人次,有效解决了老年人入保险难的问题,增强了老年人对意外风险的抵御能力。

      二、以数字化养老服务平台为载体,拓展政府养老服务新途径

      2012年5月,武安市民政事业服务中心成立“武安市社区服务中心”,筹建民政公益服务热线“12349”网络服务平台。6月28日,武安市获准承办邯郸市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平台。该平台以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为重点,为老人提供家政钟点工、喝药叫醒、亲情绑定、GPS定位等服务,并逐步探索拓展到其它居家养老管理系统社区便民服务领域。

      在国内的其它城市,12349是一个由民政部门负责具体实施的养老助老的服务平台。武安市将12349由养老服务平台扩展到了其它社会生活服务领域,是政府服务社会职能的创新和拓展。在日常服务领域,12349涉及家政、室内维修、小家电维修、开锁等在内的服务类别,并设立了多项中介服务,如房产中介、法律咨询、旅游咨询、职业介绍等。平台试运行期间,养老、家政、室内维修、家电维修、开锁、婚礼庆典这六大类服务优先推出。12349体现的是政府搭台主导、企业市场运行的原则,作为网络平台,12349的优势在于工作人员能及时优选信息,提供给相关客户,从而快速、高效地完成社区养老便民服务。平台控制中心通过数据库整合所有的可用服务资源和社区服务站点资源,做到精准匹配,便捷高效。这一平台的引入,使武安养老服务事业向“快捷化、数字化”服务转型,真正让老年人和广大市民享受到更加省心、贴心的服务。目前,该平台设备软件已安装到位,正在与通讯运营商洽谈接入服务事宜,人员培训工作结束、后期设施配套、运营宣传工作正在积极运行。

      三、以幸福院建设为抓手,保障农村老人安度晚年

      根据全省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会议和在肥乡召开的农村幸福院建设会议精神,武安市坚持“加强领导保落实、大力宣传造声势、坚持督导不放松、以奖代补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坚持“村级主办、村民互助、社会参与、政府支持”的模式,以幸福院建设为抓手,有序开展、扎实推进。根据各村居住人口数,全市可建幸福院的村452个。截至2012年6月底,全市已完成幸福院建设村185个,今年年底力争完成幸福院建设任务。

      四、以品牌家政服务公司为依托,实现互利共赢

      今年4月,经过多方考察论证,武安市与全国知名家政服务公司——河南安阳尚百帮家政服务公司强强联合,通过加盟合作的形式,统一培训考核、统一管理派遣、统一操作规范,引入适合武安养老服务业发展的经营模式,创品牌、建规模、提效益,通过养老服务和拓展项目并重的形式,把“为老人服务”扩展到“为百姓服务”。在为老人及群众提供高效优质服务的同时,获得了群众的认知度和认同感。用爱心经营养老、规模效益反哺产业。家政服务公司与受助者互利共赢,事半功倍。

      五、以社工志愿者队伍为补充,形成养老助老良好氛围

      今年,武安市积极策划成立社区服务站,成立武安市社会工作与志愿者协会,组织工作人员专业培训、考核上岗,在北城和观澜城小区建立试点服务站,并计划在全市其它社区逐步推广。老人可在就近社区服务站得到心理疏导、养生、咨询代办等系列服务;还可通过网络服务,将信息即时传递给社区服务站,服务站直接派出经过培训、考核的社会志愿者,使老人在家接受服务。目前,参与报名、注册的社工和志愿者已达200多人。努力创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社工+志愿者”服务模式。
 

 


太和智慧养老管理软件系统助力您的养老管理
热线联系:18610556298(微信同号) 廖先生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