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七旬低保老人17年义务辅导千余学生
发布时间: 2022-03-17

      新疆新闻在线网7月17日消息:两间旧屋子,几张旧桌子,一群叽叽喳喳的孩子,这是潘玉莲生活中最生动的画面。71岁的潘玉莲是喀什地区疏勒县疏勒镇新市区社区的居民,也是一名低保户。

  17年来,她自办“爱心课堂”,义务辅导了辖区1000多名孩子。 眼下最让潘玉莲开心的是,社区给她提供了一间很大的办公室,孩子们的“教室”宽敞了。

  7月16日是“爱心课堂”假期班开班的第二天,记者接通潘玉莲的电话时,她正在教三四名即将上五年级的孩子上语文课,其他年级的学生则在自习。“提前给孩子们辅导下学期的课,到时候他们就学得轻松些。”潘玉莲说,“最关键的是,孩子们在这儿学习,家长能安心工作。”

  潘玉莲回忆,1996年,她发现几家邻居快上学和已经上学的孩子总是在街道上跑来跑去地玩,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娃娃这样既学不到东西,还容易发生危险,我就想把几个娃娃叫到我家,哪怕给他们教几个字也行”。

  考虑到孩子要上双语学校,潘玉莲首先教他们说汉语。潘玉莲一边忙着手头的家务,一边给围坐在小桌子旁的孩子们教,但常常是几个“小不点”喜欢跟在她身后,重复着她教的“吃饭”、“喝水”等词语。

  慢慢地,潘玉莲免费教孩子学习的事传开了,周围邻居陆续将孩子送到她家。一放学,孩子们背着书包来到她家上辅导课,到了假期,孩子们几乎全天都喜欢呆在这里,家里的两间闲置房成了教室,连院子也成了临时教室,最多的时候课堂有四五十名孩子,她连做饭的时间都没有。

  潘玉莲是高中文化,学过俄语、维吾尔语、英语。她的“课程”紧跟最新教学大纲,语文、数学、英语都是她教学的主要内容,一个人要同时教从学前班到六年级的课程。

  教学虽然不难,但要让一群调皮捣蛋的孩子坐下来学习,还真不是容易的事。潘玉莲的经验是“给好心不能给好脸”。每到夏天她会准备好冰糖茶水,给孩子们喝,她还自己花钱买作业本、铅笔、橡皮等学习用具奖励学得认真的孩子,但对于调皮的孩子,她就会对他们罚写或罚站,甚至干脆罚他不准来课堂。

  潘玉莲的丈夫已去世,儿子也在外打工,她独自忙着爱心课堂,生活倒也充实,但2000年时,儿子因病瘫痪,儿媳也离开,让这个家陷入困境。

  潘玉莲每天除了要上课,还要照顾儿子,经常为了上课连做饭的时间都没有,儿子只能吃馕充饥。“那段时间真的很苦,每次回想都伤心得很。儿子的病把积蓄都花光了,我只有低保金,生活都难以维持,儿子因为生病脾气不好,孩子一多他心里烦,不让我再继续办课堂了。我们吵得最厉害的时候,他说他不想活了,我说他不活了,我也不想活了。”潘玉莲哽咽着说。

  虽然和儿子争执,但潘玉莲放不下学生,“我这是在做善事呀,大事我干不了,只想为孩子们出点力”。

  一次,潘玉莲得到一个在乌市教授俄语的机会,可她到乌鲁木齐没多久,就经常接到孩子们的电话,哭着让她快回来,她心软了。回到家后,她就决定坚持教孩子,慢慢地,儿子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现在,儿子还能偶尔帮助她,给孩子们上网查查资料。   

  社区支持提供“大教室”

  现在,仍有27名孩子在“爱心课堂”学习,71岁的潘玉莲依然坚持给学生上课。

  13岁的玛依可那现在是爱心课堂的班长,因为潘玉莲同时兼职社区的居民管理站组长,在她忙工作时,玛依可那要负责管理班里的同学。“我姐姐小时候就在潘老师这里学习过,她说潘老师特别好,所以我从上学前班起也来这儿了。跟着潘老师学习,我们在学校学习就特别轻松。”

  大学生艾克白克江是潘玉莲最早一批学生之一,当年他只有四五岁大,现在就读上海的一所大学,每个假期回来都会专程来看“潘老师”,“潘老师对我们很好,我已经和其他几个当年一起上课的伙伴联系好了,过两天大家一起再去看望她。”昨日,艾克白克江在电话里说。

  新市区社区主任邓辉说,社区不久前刚搬到新办公室,为了支持老人,他们将离她家很近的旧办公室免费提供给她,这样孩子们就有更大的教室了。

  潘玉莲说,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看着这些孩子一天天长大,从这个课堂走出去的孩子将来都成为优秀的人,只要她身体允许,她会一直办下去。

 


太和智慧养老管理软件系统助力您的养老管理
热线联系:18610556298(微信同号) 廖先生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