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服务业提升为国家战略
发布时间: 2022-03-17


  国务院出台 《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基本定位、依靠力量、主要路径和最终目标,是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指导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本报记者 李成刚



  国务院日前印发了 《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对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做出了系统安排。



  《意见》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总体要求,第二部分是主要任务,第三部分是政策措施,第四部分是组织领导。《意见》提出,要着重统筹把握四个关系:一是兼顾事业和产业,二是兼顾当前和长远,三是兼顾中央和地方,四是兼顾城镇和农村。



  《意见》明确了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正确方向:从国情出发,把不断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政府作用,通过简政放权,创新体制机制,激发社会活力,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主体作用,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满足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努力使养老服务业成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成为扩大内需、增加就业、促进服务业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客观来看,我国正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据统计,截至2012年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94亿人,占总人口的14.3%,预计在2013年将突破2亿人,2025年突破3亿人,2034年突破4亿人。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随之带来了养老服务需求的急剧增长。



  《意见》提出,到2020年,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紧急救援等养老服务覆盖所有居家老年人,符合标准的日间照料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等服务设施覆盖所有城市社区,90%以上的乡镇和60%以上的农村社区建立包括养老服务在内的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和站点,全国社会养老服务床位数达到每千名老年人35张—40张。因此,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



  更进一步来看,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同时也是拉动内需、扩大就业、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大举措。养老服务业既是为老年人服务的夕阳事业,也是蓬勃发展的朝阳产业,蕴藏着巨大的消费需求,是调结构、惠民生、促升级的重要力量。《意见》提出,到2020年,以老年生活照料、老年产品用品、老年健康服务、老年体育健身、老年文化娱乐、老年金融服务、老年旅游等为主的养老服务业全面发展,养老服务业增加值在服务业中的比重显著提升,全国机构养老、居家社区生活照料和护理等服务提供1000万个以上就业岗位,涌现一批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大批富有创新活力的中小企业,形成一批养老服务产业集群,培育一批知名品牌。可以预计,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推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建成的各类老年服务机构床位达到416.5万张,两年时间内增加了近100万张,平均每千名老人22张床位,但这和发达国家每千名老人平均50张—70张床位的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甚至还不如发展中国家的20张—30张床位的水平。



  面对现实,《意见》提出了六大主要任务,分别是统筹规划发展城市养老服务设施、大力发展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网络、大力加强养老机构建设、切实加强农村养老服务、繁荣养老服务消费市场和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这为加快解决养老问题,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指明了方向。



  正如民政部部长李立国所言,当前,民政部门主管的养老服务工作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在服务人群上,已经由过去主要服务 “三无”、“五保”人员,拓展到了包括“三无”、“五保”人员在内的全社会老年人;在行业管理上,已经由过去仅仅管理非营利性养老机构,拓展到了全部养老机构,将各类性质的机构统一纳入行政许可范围;在体系布局上,已经由过去仅注重发展养老服务事业,拓展到了养老服务事业和产业并举的养老服务业;在水平要求上,已经由过去简单的、传统的、偏重物质保障,向综合性、专业化、现代化、物质保障与精神满足并重的方向发展。



  因此,《意见》的出台,是从国家层面上为推动养老服务业加快发展提供战略指导。可以说,《意见》明确了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基本定位、依靠力量、主要路径和最终目标,是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指导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太和智慧养老管理软件系统助力您的养老管理
热线联系:18610556298(微信同号) 廖先生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