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十二五”基本养老服务业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 2022-03-17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改善和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发展养老服务事业,努力实现党的十七大确立的“六个老有”目标,依据国家、河南省发展养老服务事业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郑州市“十二五”基本养老服务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第一章  规划背景

第一节  主要成就

我市高度重视全社会的养老问题,全面贯彻“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工作方针,以“六个老有”为目标,加强领导,创新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养老保障体系逐步建立,保障水平不断提高,老年福利、教育、文化、体育等事业有了较大发展,老年人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养老服务事业发展取得了较大成绩。

一、政府主导,确保老有所养。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引导,在社区实施了“三个一工程”、“星光计划”工程、老年活动中心建设工程等,为老年人建设了众多的活动场所和服务设施。

二、完善机制,鼓励社会力量投身养老事业。社会力量的投入,是促进养老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市有31家社会办养老福利机构,设置床位4900余张,现入住老年人近3600人,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为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兴办养老福利机构,政府在加强管理服务的同时,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一是扩大宣传。通过对现代社会养老理念的宣传,逐渐改变人们的传统养老观念,提高了养老福利机构的入住率。二是加强管理。严格按照民办非企业单位和社会福利机构管理的有关规定,规范管理,加强监督,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我市已有3家社会办养老福利机构被确定为全国 “爱心护理工程”试点单位。三是积极扶持。市政府每年拿出10万元用于资助社会养老福利机构。2010年3月又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郑州市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意见》(郑政〔2010〕7号),每年将投入资金2200多万元,用于扶持发展全市养老事业。

三、开拓创新,积极探索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新模式。在规范养老福利机构建设的同时,积极探索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新模式。金水区通过建立“家庭养老院”和“社区养老院”为城区内老人提供无偿、低偿或有偿的生活照料、日托、就餐等服务。对辖区内生活在农村且不愿意到敬老院的“五保”老人,由区政府全额出资,在本村寻找服务员上门服务或者把老人接到自己家中生活。上街区开展的是“居家助残养老服务”, 每个村都建立了康复托老站,把比较困难的残疾人也纳入到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对象中。二七区自主研发了居家养老管理系统呼叫系统,不但降低了设备成本,节省了费用,而且便于操作和管理。中原区积级探索,开展了依托社会养老福利机构推进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的新模式。其他县(市、区)也在积极调研,结合自己的实际推进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工作。

第二节  面临的问题

面对“银发浪潮”的冲击,我市不断加大政府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养老服务事业得到一定的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养老福利机构总体数量不足,软硬件亟待改善。一是养老福利机构数量较少。目前我市共有各类社会养老福利机构145家,总床位数约13000张。按照我市100.36万60岁以上老年人口计算,每百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不足1.3张,与国家建设部要求的每百名老人1.5~3.0张,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二是养老福利机构设置条件差,设施简陋。绝大部分养老福利机构规模小、功能少,只能提供简单的生活照料基本服务,难以提供康复、精神关爱、文化娱乐等其它服务。

二、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影响和制约了养老福利机构发展。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等11部委《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意见》明确提出:养老福利机构的用电按当地最优惠价格收费,用水按居民生活用水价格收费;对养老福利机构使用电话等电信业务要给予优惠和优先照顾;养老福利机构的建设用地,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应当采用划拨方式供地的,要划拨供地;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应当采用有偿方式供地的,在地价上要适当给予优惠;属出让土地的,土地出让金收取标准应当适当降低等诸多优惠政策,但在实际运营中,养老福利机构却很难完全享受到这些优惠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养老福利机构的发展。

三、养老福利机构整体服务水平不高,专业人才匮乏,队伍不稳定。当前,我市的养老服务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护理人员是农民工或城市下岗失业人员,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缺乏专门的护理知识,导致整体服务水平不高。另外,由于养老福利机构工作时间长、工资待遇低等原因,护理人员流动性强,队伍不稳定,行业整体缺乏竞争力和发展后劲。

四、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的对象和内容还有待于拓展。目前,我市六区都积极进行了调研,结合本区的实际开展了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但是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的对象还仅限于孤寡老人,还没有普及到所有的空巢老人和有需求的社会老人。服务内容还仅限于生活照料、卫生保洁等基本服务内容,还不能满足老人的精神慰藉等服务需求。

第三节  必要性和紧迫性

截至2009年底,我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00.36万人,占总人口的13.6%,并且以每年3.3%的速度递增,预计2015年将达到120万人左右。同时,高龄老年人在老年人口中的比重也不断增加,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由2000年的6.73万增加到11.34万,增长68.5%,人口高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特别是随着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实施,经济社会的转型,家庭规模日趋小型化,4-2-1家庭结构日益普遍,空巢家庭不断增多。家庭规模的缩小和结构变化使其养老服务功能不断弱化,导致传统养老模式难以为继,对专业化养老福利机构和社区服务的需求将与日俱增。同时,由于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中青年一代正面临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无暇也无力照护失能老人,因此必须通过发展社会化服务解决失能老人的照料和护理问题。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已刻不容缓。

第二章  功能定位

基本养老服务体系是指面向所有老年群体,重点保障城市“三无”老人、农村“五保户”和中低收入老年群体基本养老服务需求的设施、组织、人才和技术网络,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服务标准、运行机制和监管制度。

本发展规划主要以基本养老服务体系中设施建设为重点,包括专业化的养老福利机构、社区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和其他养老服务机构等类型的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