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张掖市2013-2015年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
发布时间: 2022-03-17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及省属驻张各单位: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进一步推动全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健全社会化养老服务机制,促进社会福利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甘肃省“十二五”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十二五”期间,基本建立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以居家养老管理系统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资金保障与服务提供相匹配的多层次、多元化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二)基本原则


  1.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市场推动,按照《甘肃省“十二五”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和《张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要求,鼓励各类企事业单位依托现有医疗机构及其他闲置的公共设施参与提供养老服务。支持采取公建民营、民办公助、连锁经营等运营模式,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逐步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发展模式和运行机制。


  2.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将社会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建设发展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科学制定适应本地区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发展规划。坚持整合资源与新建设施相结合、设施改造与功能提升相结合、布局结构与服务需求相结合,逐步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多样、种类齐全、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网络。


   3. 因地制宜,分步实施。根据老年人口数量和养老服务发展水平,充分利用现有社会资源,因地制宜、合理确定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规模和床位数。以长期照料、护理康复和社区照料为重点,分类完善不同养老服务设施的功能,优先解决孤老优抚对象、城市“三无”老人、农村五保老人和其他特殊贫困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照料护理问题。以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为导向,逐步分类完善不同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功能,扩大服务对象,拓展服务范围,推动养老服务逐步由补缺型向普惠型转变。


   4.规范运营,持续发展。坚持管办分离、政事分开,区分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加强对社会养老服务机构的监管和指导。完善养老服务投入机制、建设标准和服务规范,深入开展示范社会福利机构创建达标活动,总结推广先进的管理运营、制度建设等经验,推动养老服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养老服务专业队伍建设,为养老服务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三)总体目标


   到2015年,全市基本形成以居家养老管理系统为基础、以社区服务为依托、以机构养老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全市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服务床位数达到30张以上,新增床位2600张,养老床位总数达到4800张。全市60%的城市社区建有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即在26个社区建设日间照料中心。50%的行政村(社区)要建有日间照料中心,即在420个村(社区)建设日间照料中心。30%以上的行政村建有互助老人幸福院,即在250个村建设互助老人幸福院。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提高到30%,养老护理员持证上岗和养老机构院长资质培训率达到100%,城乡社区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实现全覆盖,以甘州区全国综合养老示范基地建设为依托,发展模式和体制机制争取走在全省前列。


   二、主要任务


   (一)建设内容。


   1. 大力发展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充分发挥居家养老管理系统的基础作用,积极发展养老服务配套设施齐全的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中心。紧紧围绕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跑项目、争项目、做项目。建好、管好、用好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提高社区的养老服务能力,在甘州区、高台县建起“虚拟敬老院”,各县区要依托乡镇、社区建设养老服务机构。2015年,在全市城市社区,建设26个建筑面积不低于200㎡,床位不少于30张的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在全市农村社区,建设420个建筑面积在120--200㎡,设有休息室、休闲娱乐室、图书阅览室、健身康复室和配餐室的日间照料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兴办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实体,在开展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精神慰藉等传统服务的同时,拓展康复护理、无障碍设施改造、紧急呼叫、安全援助和社会参与等服务,促进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人性化发展,满足绝大多数老年人的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需求。根据社区人口规模,安排公益性岗位专门用于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组织开展为老志愿服务活动,探索建立志愿者公益服务、政府购买服务、市场化有偿服务相结合的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供给模式。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开展农村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推动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倾斜,促进城乡为老公共服务均等化。


   2.着力完善社区养老服务。依托社区综合服务设施,重点建设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托老所、老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