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张掖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发布时间: 2022-03-17


“十五”期间,全市各级老龄组织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甘肃省实施<老年法>办法》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老龄工作的意见》,坚持“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老龄工作方针,全面落实老龄工作“六有”目标,老龄基层基础建设得到加强,老年保障体系逐步建立,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老年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稳步发展,老年人的养老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敬老、养老、助老的良好道德风尚日益形成,全市老龄事业实现了新的、更好的发展。


同时,我市老龄事业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老龄事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衔接不够紧密;经济总量小,对老龄事业的投入相对不足;养老和医疗保障覆盖面窄,老年人看病难、看病贵,部分老年人的生活还比较困难;社会上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老龄人口快速增长期。2005年,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121993人,占总人口的9.5%,“十一五”期间将超过10%,进入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市行列,社会养老负担将进一步加重,社会保障问题愈加突出,为老服务需求迅速增加,老龄问题的社会压力显著加大,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带来深刻影响。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和充分的准备,确保全市老龄事业的健康稳步发展。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老龄工作方针,从实际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坚持老龄工作服从和服务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促进老龄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总体要求


1、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把老龄事业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依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建立相应的投入机制,使老龄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2、坚持以满足老年人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为出发点,重点解决老年人的养老、医疗和精神文化等问题,维护好老年人的合法权益。重视“五保”老人、贫困老人、残疾老人、高龄老人、空巢老人和老年妇女等特殊群体,确保老年人生活不低于当地中等生活水平。


3、坚持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形成以家庭养老为基础、多种形式并存的养老保障格局。加快老年社会保障制度和为老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对老年人进行经济上的供养、生活上的照料和精神上的慰藉。


4、坚持分类指导,增强工作针对性。根据县(区)实际和城乡特点,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稳步推进城市老龄工作,切实加强农村老龄工作。


5、优化资源配置,积极支持和引导各种社会力量参与老龄事业发展,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不断创新养老服务业的机制和体制。


二、目标和任务


建立和完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救助、住房保障、社区服务、老年教育、法律援助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为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依法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广泛开展老年文体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努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目标。


(一)完善养老保险制度


城市要继续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城镇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依法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加强养老保险基金征缴工作,增加各级财政对养老保险基金的投入,建立可靠、稳定的资金筹措机制和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落实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将符合条件的城镇老年人全部纳入低保。


强化农村家庭养老的基础性作用。对有养老纠纷的家庭推行签订赡养协议书、保证书,明确赡养责任,巩固家庭保障功能。促进落实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加快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落实五保老人供养制度和贫困老人救助制度,加大贫困老年人救助力度。积极探索建立适合农村实际,符合农民需求的多层次、多形式的养老保险制度,逐步扩大农村养老保险覆盖面。积极建立和落实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优先将符合条件的贫困老年人纳入保障范围。


鼓励发展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商业养老保险。鼓励老年人参加养老储蓄,倡导个人储蓄养老。


(二)促进医疗保险事业发展


加大医疗改革力度,推进老年医疗、保健、康复事业发展,完善老年医疗保健网络,城市建立健全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老年医疗保健服务体系,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开展上门巡诊,增加服务项目,改进服务措施,为老年人提供预防、医疗、护理和康复等多种服务。到2010年,县(区)以上医疗机构应建立老年病治疗、护理科室或康复中心。加强老年健康教育宣传,提高老年人自我保健意识,健康教育普及率达到80%。


加快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步伐,建立农村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加大卫生支农、卫生扶贫、医疗救助力度,解决农村老年人就医困难。完善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努力改善老年人医疗卫生条件,农村健康教育普及率达到50%。


加快推进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不断扩大覆盖面,建立适合不同人群特点的多层次医疗需求的医疗保险制度。着力解决好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医疗保险问题,为无支付能力的老年人提供医疗救助。进一步落实老年人挂号、就诊、取药、住院等优先和挂号费减免优待服务。


(三)加快老年基础设施建设


以满足老年人生活、娱乐、健身需要为目的,以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为重点,动员社会力量,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快老龄事业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建成以国家兴办的社会福利机构为示范、其他多种形式的社会福利机构为主体、社区福利服务为依托、居家供养为基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