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完善养老政策体系提高养老服务质量
发布时间: 2022-03-22

近年来,陕西省渭南市紧紧抓住列入全国第四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市的重大机遇,坚持“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线上线下相融合,医养康养相结合,人才科技相整合,事业产业相衔接”,找准完善政策、优化布局、汇聚合力三个着力点,在不断优化机构养老服务的同时,打造便捷高效的“15分钟养老服务圈”,让老年人享有高质量的养老服务。

一、完善政策体系,激发养老服务发展活力

渭南市先后出台《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关于制定和实施老年人照顾服务项目实施意见》《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等10项政策文件,涉及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产业、建立老年人照护服务、深入推进医养结合、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等多个领域,在落实部门工作责任、扩大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引进社会资本参与等方面确立了政策导向,形成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养老服务工作大格局。同时,民政、财政、市场监管等部门密切配合,在落实养老机构备案、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金融税收优惠等方面制定了18项具体措施,基本覆盖养老服务各个方面,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养老服务政策体系

二、优化设施布局,丰富养老服务有效供给

渭南市将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全市总体发展规划统筹,整体谋划,统一布局,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优势互补、形成合力”的原则,采取部门共建、楼盘配建、街道(镇)、村(社区)新建、闲置资源改建、社会援建等方式,整合政策资源,将各类民政项目资金进行捆绑使用,构建“县级民政福利园区辐射带动,镇级区域性敬老院功能布点,村(社区)养老服务中心(院、站)前沿堡垒”的以点带面、上下串线、全覆盖式养老服务模式。

同时,为破解多头管理、分头建设、审批时间长、建设较盲目等难题,该市打破各自为政的局面,确定由市民政局牵头协调,市直相关部门及各县(市、区)配合,建立“一站式、一条龙、一揽子”项目建设体制,打通审批绿色通道,科学推进项目布局。目前,全市有11个以养老为主体功能的县级民政福利园区建成并投入运营;有养老机构105家、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21家,建成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214所、农村互助幸福院1751所,农村互助幸福院实现了中心村全覆盖。

陕西养老

 


太和智慧养老管理软件系统助力您的养老管理
热线联系:18610556298(微信同号) 廖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