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养老政策资讯|《上海市养老服务发展“十四五”规划》发布
发布时间: 2022-03-22

记者今天从上海市民政局获悉,《上海市养老服务发展“十四五”规划》已于近日发布,《规划》明确四类18项主要指标、十大主要任务和五个重大项目,提出到2025年,具有中国特色、符合超大城市特点的养老服务制度成熟定型,高水平的养老服务发展体系不断健全,高品质的养老服务产品充分发展,高质量的养老行业管理全面覆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供给梯度更加合理,让老年人幸福安康、老有颐养。

2025年养老床位数将达17.8万张
目标背后,上海养老服务面临的压力不小。《规划》显示,“十四五”时期,上海老年人口规模持续扩大,人口老龄化率持续提高,预计到2025年全市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将接近600万,且高龄化趋势越发明显,预计户籍人口中8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将增加到近86万。

在老年人口规模增加、养老服务总需求增长的同时,人民群众对养老服务的品质、效率、便利性、均等化的要求和预期不断提高,特别是伴随着高龄老年人的增多,失能失智老年人数量的日益庞大,全社会对长期照护服务的需求将越来越凸显。

“十四五”期间,上海将进一步增加各类养老服务供给。在机构养老方面,《规划》提出,到2025年,养老床位数将达17.8万张,占全市户籍老年人口数的3%;护理型床位占总养老床位的比重达60%;老年认知障碍照护床位数达15000张,约为目前的三倍;采用养老院+互联网医院”模式的养老机构数量将达200家。

在居家社区养老方面,《规划》提出,到2025年,每千人拥有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筑面积数达40平方米;街镇养老综合体(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达到500家;乡村长者照护之家新增100家;社区老年助餐服务供客能力达到每日25万客,约为目前的两倍有余;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的街镇覆盖率达到100%;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完成户数达到25000户。

在发展保障措施方面,《规划》提出,到2025年,养老顾问街镇和居村覆盖率达到100%,养老护理员技能等级持证率达到80%,康复辅具社区租赁服务实体点街镇覆盖率达到100%等指标。

引导建立养老护理员薪酬等级体系
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护理员等养老服务人员的能力和素质息息相关。《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上海将扩大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规模。完善养老护理员稳岗措施,吸引年轻人进入养老服务行业,探索建立与中西部地区劳动力市场对接机制,扩大护理员供给,全市具有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的护理员占比达到80%。

为确保养老人员的服务质量,上海还将建立全市统一的养老护理员信息管理系统,促进养老护理员队伍管理。从老年人照护实际需求出发,研究养老机构医护人员的针对性培养机制。发展老年社会工作,到2025年,每个养老机构、每个街镇养老综合体各至少配备1名社会工作者。

《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上海健全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教育培训体系,加大教育培养力度,鼓励有条件的院校开设老年服务与管理类专业,逐步扩大招生培养规模。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加强在校生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依托各类院校和社会培训机构广泛开展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培训,鼓励开展养老护理员上岗、转岗、技能提升等各类针对性培训。

当前,社会的养老护理员的认同度与理想状态仍有差距,而较低的薪资待遇也导致了养老服务人才流失等现象。《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上海完善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激励褒扬机制,落实和完善符合条件的养老服务机构吸纳就业及就业见习基地等扶持措施,以及市区两级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培训等补贴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规划》明确,上海将引导建立养老护理员薪酬等级体系,推动建立养老护理员工资集体协商、市场工资价位发布等机制,引导用人单位合理确定护理员工资水平。开展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以及各类人才资助、宣传等活动,对优秀护理员从待遇改善等方面给予激励,根据国家和本市规定予以表彰,提高养老护理员职业荣誉感和社会认同度。

上海养老

 


太和智慧养老管理软件系统助力您的养老管理
热线联系:18610556298(微信同号) 廖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