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思中国之人口老龄化
发布时间: 2022-11-18


  当几年前的我们还在嘲笑着香港街头巷尾的餐厅充斥着忙忙碌碌的老阿姨服务员时,惊叹于日本大批白发苍苍行动迟缓的出租车司机和加拿大航空的“空奶”那肥胖的身躯时,大部分的中国人还尚未意识到,我们所自豪的朝气蓬勃的祖国,在人口老龄化的道路上也已开始危机四伏。
  2015年下半年,随着各种二胎政策即将实施的消息铺天盖地而来,大众舆论一片哗然。难道中国政府一直坚持的计划生育政策错了吗?80后这批第一代独生子女此时只能苦笑,夫妻两个要赡养四个老人的同时还要他们抚养两个子女?这就是当年的小皇帝们所要面临的下半生吗?然而政府也是有苦难言,不生哪来的人口增长?失去年轻劳动力的人口红利,中国经济将面临严峻的下行,生产效率会降低,劳动成本会升高,科技发展创新也将会严重受阻。如此庞大的国家,住着越来越多越来越老的国民,以后谁来运行,谁来支撑?(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经济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大陆总人口137462万人,其中16-60岁的劳动人口91096万,约占总人口66%,比上年减少487万,60岁以上约占总人口26%)与此同时,庞大的养老金数字也让政府头疼不已。现在政府可以从年轻人的薪资中扣除的养老金来填补窟窿,那么随着人口结构中的老年人占比越来越大,又该从哪里找来这补缺的养老金呢?下米的人越来越少,取粥的人却越来越多,这口养老金的大锅还能支撑多久呢?
  如何去面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并解决随之而来的社会问题,正在成为每一个中国人应该去思考的命题。父亲的朋友,一位50岁的阿姨,曾经对我说:现在工作太累太忙了,也没什么拼劲了,就等着再过5年赶快退休。然后开心地向我描述她畅想的退休生活:报个美术班,圆圆年轻时的画家梦,每天练练瑜伽,再和好友出去下午茶逛街,去欧洲旅游。。。。。。我脑中跟随她的话语一边跳动着这幅美好画面,一边却突然为自己忧虑起来:等到我们80后都老了,还能过上如此怡然自得的退休生活吗?养老金大锅里的粥给我们留的越来越少,再加上通货膨胀,还如何维持我们想要的物质生活呢?是不是也要像香港人一样,退休后还要四处打工,终生奔波来维持以后的生存(香港没有退休金制度,政府只是给普通退休市民30或者40万港币的一次性补贴,最多能维持10年的生活)?又或者像日本的老人一样,为了保护年轻人这种稀缺资源,70多岁还不能颐养天年,而是要继续去各个工作岗位填补年轻人的缺口。想到这些画面,不免让人不寒而栗。那么在拥有完整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国家,情况会不会好些呢?答案是并没有。比如加拿大的CPP退休计划(CanadianPensionPlan),类似中国的养老金制度,在当地人口出生率负增长的威胁下,能从年轻人的收入中扣除的总额正越来越少,面临严峻的挑战。进一步加大移民力度,吸引年轻劳动力落地,已然成为加拿大政府最迫切的救命稻草。
  随着死亡率的进一步降低,又带来了空巢老人的问题。现在中国很多老人的儿女都工作生活在异地,与自己聚少离多,不免寂寞空虚。当然,等到80,90后们老去,也许情况就会大有不同。宅男宅女们老了就成了宅老人,宅老人们在家依旧可以抱着手机电脑平板上论坛贴吧,看美剧,看书,写作,打网游,想买东西了就在淘宝京东上网购,饿了就打开APP点美团外卖。宅得不亦乐乎。互联网为我们这个世界赋予了太多的改变。
  不过,在面对老龄化问题忧心忡忡的同时,还是有些办法能给我们带来些许慰藉的。与其被动等待那毫无保障的“社会保障”,每天担心着银行里的存款越来越毛,不如主动出击,在年轻时投资积累不动产,既能保值对抗通货膨胀,又能在老年时赚取稳定的租金收益,做为对养老金的补充或替代。曾经在天涯看过一个帖子,是一个调查,询问大家如果有几套房产并且租金足够维持自己理想的物质生活,那还会去上班吗?大部分人的选择都是:辞职,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完成未完成的梦想,或者要去看看外面广阔的世界。另外,伴随科技的进步,家用机器人时代不再遥不可及,可以为老年人的生活带来更多的陪伴和帮助。想象几十年后的某一天,一场电子竞技网游英雄联盟正进行得如火如荼,背后的玩家却是几个七八十岁的老人,分别坐在地球各个角落的家中电脑前激战正酣。做个自由自在的房东,无忧无虑的宅老人,做自己想做的事,家里的一切就交给机器人去打理吧!这会不会也是你们的梦想呢?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