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我省多举措推进医养结合工作
发布时间: 2022-11-18


  针对我省老龄人口数量持续攀升、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老龄人群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健康服务需求日益增长等特点,吉林省将医养结合工作列入省政府重点工作谋划布局,稳步推进。截至目前,我省的医疗养老服务体制机制和政策法规体系基本建立,医养结合网络基本形成,建成了一批兼具医疗卫生资质和养老服务能力的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机构能够以不同的形式为入住的老龄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为构建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医疗养老服务体系奠定基础。

  多部门配合助力推进。由省卫生健康委牵头、民政厅等部门配合共同做好医养结合工作。加强保障,探索实施失能人员医疗照护保险,纳入定点医保的医养结合机构数44家;纳入医保定点机构的养老机构数132家。加大资金投入,省民政厅投入4000万元,支持42个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开展医疗服务;省发改委、省财政厅投入5250万元,用于35个县级中医院(二级)中医药特色老年健康中心建设;省卫生健康委投入700万元工作经费用于开展培训、监管等。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康复医院、护理院和老年健康管理中心,最大限度放宽设置规划,为老年人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养结合服务。规范签约机构,积极探索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模式,明确双方责任和义务,维护机构双方的合法权益和患者安全。

  整合资源提升服务能力。鼓励有条件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开设老年病科,增加老年病床数量,做好老年慢病防治和康复护理。支持老年病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综合医院老年病科等机构建设。支持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增设康复、护理和安宁床位。鼓励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展老年医疗护理服务特色科室,鼓励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职工医院、门诊部向以老年康复为主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型,方便老龄人就医。

  做好居家养老医疗服务,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与居家老年人建立签约服务关系,为老龄人提供连续性的健康管理和医疗服务。发挥中医药特色,将“治未病”理念融入养老全过程,加快县级中医医院中医药特色老年健康中心建设。全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落实老年医疗服务优待政策,对老龄人看病就医实行优先照顾,开通绿色通道,在挂号、就诊、收费、取药、住院等窗口设置“老龄人优先”标志。

  以活动为载体丰富老年文化生活。2019年6月,我省举办老年健康宣传周活动,主题为“懂健康知识,做健康老年人”,宣传普及老年健康科学知识和老年健康相关政策,教育引导老龄人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2019年8月,全省多部门联合举办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全省老年文艺汇演”得到了广大中老年文艺爱好者的积极响应,全省共有100多个老年文艺活动团队、300多个节目踊跃报名参与选拔,展示了全省老龄人积极向上的良好精神风貌,并推动了全省老年文化活动的开展。

  近5年来,吉林省在城市社区普遍建立日间照料中心,配齐配强工作人员,合力为老龄人提供文体娱乐、健康指导、心理慰藉和助餐等服务;在全省各地的农村建成养老服务大院4070个。其中长春市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已经实现了100%对接,定期开展体检、巡诊服务。

  构建安宁疗护服务政策体系。2016年,我省下发了《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将临终关怀列为健康和养老服务一体化链条中的重要一环,并在健康相关战略性规划文件中,把安宁疗护纳入全省大健康发展规划,鼓励各级医疗与医养结合机构根据服务需求增设老年养护、安宁疗护病床。目前,安宁疗护参与机构已经覆盖省级、市级、区级医院、医养结合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立和私立医疗机构。截至2018年11月,全省有2家专科医院开展安宁疗护服务;有65家医疗机构设置了临终关怀科室,提供舒缓疗护服务,安宁疗护床位299张。全省共1145人接受了舒缓医疗服务。

  多渠道养老模式共生,满足不同老年人需求。吉林省已探索构建了机构养老服务医养协作、养内设医和医内设养三种模式,实现了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共享,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益,完善医疗和养老机构的医养结合功能。目前,全省具有医养服务功能的养老机构1370家,81.7%以上的养老机构能够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龄人提供医疗服务;医养结合机构82个;全省769个养老机构通过与596个医疗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或签订合作协议为入住老龄人提供医疗服务,机构养老服务日臻完善。有22个医疗机构为居家养老的老龄人上门提供医疗护理服务。98%以上的医疗机构开设了为老龄人提供挂号就医便利服务的绿色通道。全省有140家二级及以上医院开设了老年医学科,832家医疗机构开设了康复医学科。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