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澄迈擦亮世界长寿之乡招牌,探索创建老龄友好型社区
发布时间: 2022-11-18


  好山好水好风俗养出长寿好基因

  “青山绿水廿万顷,十里常逢百岁人”,这个古时用来形容长寿村的诗句,如今正是“世界长寿之乡”澄迈县的生动写照。数据显示,2019年,澄迈县人均预期寿命79.9岁,80岁以上老年人18541人,100岁以上老年人170人,百岁老年人占总人口比例,位居全国前茅。

  日前,澄迈获颁“世界长寿之乡”新证,“长寿之乡”的美誉再次得到联合国老龄所专家的认可,在全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健康养老成为全社会共同面临的课题的大背景下,助力澄迈健康养老产业快速发展,成为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助推器。

  宜居生态提高老年人生活品质

  走进位于澄迈县福山镇的富力红树湾,在这里,呼吸的每一口空气都带有红树林负氧离子醉人的气息;这里,有老年大学和社区学校,让老有所学、老有所获、老有所乐;这里,更有分级诊疗制度,可实现医养结合、康复康体。

  “生态环境很好,特别宜居。我们看到,这里的老年人不仅健康长寿,而且生活得很幸福。”联合国老龄所所长马文说,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以养生、医疗、保健、康复、护理为主要内容的消费需求不断上涨,澄迈县利用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优势,试点医养结合,大力发展健康养生服务型产业恰逢其时,为全国老龄人口打造高质量的养生健康社区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范例。

  长寿,究竟有何秘诀?专家们认为,首先,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民健康长寿的前提。

  多年来,澄迈坚定不移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大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精心保护好耕地、湿地、林地等,全县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全县现有森林面积170.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4%以上。同时,该县拥有优良的海岸线和海域,空气质量指数排名全国优质行列。

  其次,宜居家园是重要的保障。据悉,为完善医疗服务保障体系,澄迈不断加大资金投入,着力构建“15分钟城市健康服务圈、30分钟乡村健康服务圈”,实现村村有标准化卫生室的目标,全县有医疗健康服务单位345家,基本实现城乡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贴心关怀营造尊老敬老氛围

  “阿婆,吃饭呐!”12月24日下午,海南日报记者来到澄迈县桥头镇木春村时,112岁老年人符玉莲刚刚午休起身,不急不慢地吃着东西。澄迈县政府为她颁发的“长寿明星”牌匾挂在墙上。孙媳妇告诉海南日报记者,每逢节假日,总有一些单位和爱心人士前来探望,所以,她一点儿也不讶异外人突然的到访。

  “作为长寿之乡,老有所养是不够的,还要‘优养’。”澄迈县副县长吴健介绍,为改善老龄人生活,澄迈县先后出台了系列政策文件,对80岁以上老年人,每月按不同的标准发放长寿补贴,其中,80至89岁每人每月120元;90至99岁每人每月300元;100至104岁每人每月1000元;105至109岁每人每月1200元;110岁以上每人每月1700元。

  同时,澄迈县还在各地兴建敬老院,保障孤寡老龄人的老年生活;设立老龄人门诊,建立老龄人健康档案,对全县60岁以上的老龄人实行住院报销零起付费和“一免五优先”的优惠政策;成立澄迈县长寿研究会,积极组织开展老龄人文化体育活动,营造全社会共同尊老敬老氛围。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为鼓励居家养老,2018年,澄迈县政府还曾投入50多万元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按照“待遇有别、突出重点、适当普惠”的原则,根据老龄人身体状况、家庭困难程度和养老需求,由政府财政资助,为服务对象提供日常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方面的服务。

  共同探索创建老龄友好社区

  在澄迈县长寿研究会会长黄俊旋看来,“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已经成为越来越多澄迈人的共识,“长寿文化”不仅让一个个家庭更加和谐、社会风气更加文明,而且,实实在在地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不说别的,就说澄迈的农产品,比如澄迈福橙、桥头地瓜,因为有了健康、长寿的标签,经年畅销,身价也不知翻了几倍!”黄俊旋说。

  与此同时,“长寿之乡”每年还吸引来大量的外地游客和“候鸟”族,带旺了楼盘、餐饮、交通、旅游等一系列的消费,人们称之为“银发经济”。

  12月21日,在获颁“世界长寿之乡”新证之际,澄迈县政府与联合国老龄所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拟借力国际化的平台和专家资源,引进国际标准和养老服务人才,探索创建高品质的老龄友好型社区。

  “所谓老龄友好社区,就是致力于提供优质的生活环境,让老龄人的生活更加便利。”联合国积极老龄化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原野说,创建老龄友好社区有利于提高老龄人老年生活质量,也让澄迈的“长寿”品牌更具吸引力。

  澄迈县委书记吉兆民说,接下来,澄迈将以“世界长寿之乡”新证颁发为新的起点,进一步擦亮“长寿”金字招牌,加快推进旅游、健康、养老产业发展,为海南自贸区自贸港建设注入“长寿基因”。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