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内外结合,安定门街道为辖区养老机构筑起“防疫堡垒”
发布时间: 2022-11-18


“王姨,咱该吃饭了,来我们先洗洗手!”

“梁大爷,您又不好好吃药了,这可不行!”

“刘大妈,是不是想孩子了?我给您开微信视频,您跟孩子们聊会天吧!”

......

这样的对话,每天发生在安定门芙蓉养老照料中心。除去紧闭的大门,这里的一切仿佛和往常没有任何分别。站在门口,你甚至可以隔着朱红的大门听到院内传来的朗朗笑声。映衬着门楣下,“幸福一家人”的牌匾,俨然一种“世外桃源”的感觉,在疫情下显得格外珍贵。

那么,作为老龄人生活集中区的养老机构,在疫情中又是如何管理?老年人们的生活又如何得到保障呢?

安定门芙蓉养老照料中心位于钟楼湾胡同,紧邻钟鼓楼北广场,是东城区养老助残服务定点单位。中心目前拥有住养床位21张,住养房间12间,住养老年人17人,护理人员皆具有国家劳动部门认定的护理资格证书。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安定门芙蓉养老照料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从“隔、防、暖”三个方面,保障老年人在疫情期间的生活。

隔:全面实行封闭式管理,隔绝疫情传播

疫情突发,为保障院内老年人身体安全,养老照料中心于1月25日果断封院管理,并在第一时间通过电话和微信等形式告知每位老年人家属封闭式管理的必要性,取得家属的理解与支持。

封闭管理期间,工作人员严格实行值班值守制度,一有情况立即报告。除此之外,还在中心门口设置“一米线”,

所需物资由配送人员进行无接触配送。

对于返家的老年人及工作人员,也通知其解除封闭后方可入院。目前中心仍处于封闭式管理状态。

“考虑到老龄人属于易感人群,我们中心现有老年人17名,平均年龄在70岁以上,为了保证老年人的安全,我们及时制定了各种制度、管理流程及应急预案。”负责人程芙蓉说。

防:自检自查、内外结合,严抓疫情防控

中心严格实行自检自查的工作方法,注重每个防控细节(如测温、戴口罩、消毒、饮食、垃圾处理等),积极落实防控措施。

每日消杀,外防传染源

中心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工作人员一律佩戴口罩,做好院内清洁消毒工作。每天定时对公共场所,如走廊,卫生间,洗漱间,餐厅等进行通风、消毒处理;公共卫生间用后随即清洗消毒;对老年人居室在给老年人做好防护后,做好通风消毒处理。

每日2次准确测量所有在院人员的体温并详细登记;做好垃圾分类,并对有害垃圾做消杀处理。

营养配餐,内调免疫力

院内饭菜由专用食堂无接触配送并进行消毒处理;扩大能自理老年人进餐距离。在配餐方面也更加注重营养均衡,并每日为老年人熬制清肺代饮茶为老年人“加餐”。

“中心一直注重‘医养结合’,并与鼓楼中医院建立联系。现在正值初春季节,我们特意为老年人熬煮了鼓楼中医院送来的清肺代饮茶,提高老年人免疫力。”负责人程芙蓉说。

暖:悉心照料+情绪疏导,贴心服务暖人心

秉承着“替天下儿女尽孝”的原则,中心工作人员在精神和物质方面对老年人进行无微不至的照顾。不仅在起床、穿衣、洗脸、喂水、喂饭、泡脚、洗浴等各方面对老年人悉心照料,针对疫情期间感到不安、紧张甚至害怕、暴躁的老年人,他们还拿出专业素养为老年人舒缓焦虑紧张情绪,耐心细致做好心理辅导,确保老年人们心情舒畅、住得安心。同时利用手机、微信等工具让老年人与家属视频沟通,避免长者产生焦虑情绪。“长时间见不到儿女,老年人的心情很容易焦虑。定时安排老年人和家属视频聊天,让老年人们每天都有一个愉快的心情,也让家属更放心。”负责人程芙蓉说。

除此之外,安定门街道也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

除了对养老机构防控工作进行指导与监督,还积极汇总并协助解决养老机构在防控工作的难点问题,为辖区养老机构筑起坚实的“防疫堡垒”。

春已至,让我们一起期待大门打开的那一刻!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