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将从七方面着手提升养老服务质量
发布时间: 2022-11-18


  5月13日,记者从北京市民政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员会、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应急管理局、市市场监管局和市消防救援总队联合召开的2020年度全市养老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动员部署会上获悉,北京今年将从七方面着手提升养老服务质量。

  本次会议以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和提高养老院服务质量重要指示精神为中心,把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放在首位,动员社会积极参与,共同监督以推进养老事业继续全面加速和稳进。

  会上,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与会人员介绍,养老机构的建设要严格贯彻落实《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管理暂行规定》,以此提高验收工作效率;要全面依法履职尽责,切实提高全市养老机构工程项目消防验收质量;要压缩审批时限,加快推进消防验收审批、备案“一网通办”工作,增加消防验收的透明度。

  与会的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负责人指出,北京市2020年2月已实现全市运营的养老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00%对接。下一步,将从巩固养老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成果、加强医养结合机构卫生监督检查、主动做好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服务衔接等三个方面把养老服务质量建设专项工作进一步抓实抓细抓落地。

  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相关人员表示,全市各区主管部门、各养老机构要高度重视消防安全工作,要立足实际,客观全面分析养老机构面临的风险隐患;要因地制宜,稳步推进养老机构的消防安全技防物防水平;要强化管理,切实将养老机构的消防安全管起来、管出水平。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人表示,他们将持续加强养老服务标准体系建设,以此完善养老服务通用基础设施建设、设备配置、服务质量、服务机构运行管理、安全保障等标准;此外还将持续优化营利性养老机构审批流程,将持续加强养老机构信用监管,提升信用惩戒力度。

  会上,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委员、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红兵充分肯定了3年以来市民政局、市住建委、市规自委、市卫生健康委、市应急管理局、市市场监管局和市消防救援总队等多部门通力合作、齐抓共管,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大检查大整治活动成效显著。他说,截至2019年底,全市共有483家机构消除了重大风险隐患,占486家参与整治机构的99.38%。经过过去3年的排查整治,目前已经完成了3万余项隐患排查整改,养老机构排查出的重大风险隐患大部分得以清除,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显著整改提升。养老机构55项基础指标合格率达到100%,95%的机构实行医养结合,85%机构实现明厨亮灶。

  李红兵强调,2020年是养老机构质量固化提升的关键之年,各区各部门要坚持“稳中求进、量力而行”的思路,实现养老机构安全隐患全部消除。要贯彻落实好民政部会议精神和文件要求,从七个方面抓严、抓细、抓实2020年度养老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工作,切实增强老龄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要加大统筹力度,继续做好养老机构疫情防控工作,要调整优化固化养老服务机构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探索老龄人家属有限度探视新方式,确保入住老龄人生命安全和健康,确保“零感染”。

  二要抓好标准落实,全面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水平,各区要在今年11月31日前,对摸排查出的问题整改到位,确保2020年底前实现70%以上的养老机构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实现运营的养老机构100%达标、100%实现明厨亮灶。

  三要对标等级评定,持续做好星级评定工作,到2020年底前,实现北京市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星级评定工作与全国统一的养老机构等级评定有效衔接,实行星级评定全流程公开,为养老服务市场公平竞争和老龄人知情选择提供参考。

  四要坚持强基固本,加快推进养老机构分类改造计划,全面启动养老服务设施改造达标工作,确保乡镇敬老院硬件保障改造提升、民办养老院机构消防安全和农村地区养老服务机构环保改造全达标。

  五要强化监督管理,构建全方位养老服务监管体系。各区要通过“回头看”的形式完成对2017年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开展以来,要求整改的养老机构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彻底消除风险隐患,运用“双随机、一公开”的手段开展联合执法,加强对养老机构的监督检查。

  六要加强教育培训,提升养老机构服务人员专业水平,2020年至2022年,每年培训1万名养老护理员、500名机构负责人、500名老年社会工作者。

  七要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养老服务机构规范化管理,各区要充分利用社会福利综合管理平台,加大对养老服务机构的监管力度,监督养老服务机构如实填报相关信息,及时上传数据,确保数据及时性,准确性,以此为基础加快推进全市养老事业继续全面加速和稳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