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化是老年食堂可持续的途径
发布时间: 2022-11-18


  5年前,南岳杏湾地方事务理事会负责人吴存义考虑到杏湾一村、杏湾二村等五个村空巢老年人居多,子女多在外面经商,遂联系一众热心人开办了“慈善食堂”,能人志士捐款不少,种粮大户、爱心人士送来了粮食、食用油、蔬菜、海鲜等。有人义务担任食堂采购员、会计、出纳等,市民政局、乐清市慈善总会给予适当补助。慈善食堂不仅解决了当地空巢老年人的吃饭难,还成了周边老年人每日必来的“乐园”。(7月16日《乐清日报》)

  目前就乐清地情而言,老年人在家居住、吃饭在食堂,是一种操作性强的养老做法。但老龄人食堂经营的可持续性,值得认真思考研究。数年前乐清开办了多个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至今坚持者寥寥。南岳慈善食堂是一个例外,它得到了大量的社会捐款捐物和义工奉献,即便如此,一年也要亏空七八万元。

  老年食堂之所以难以为继,主要原因在于老年人餐制作成本较高、餐标又比较低。老年人吃饭是个长期问题,要解决食堂运营的长期资金来源,恐怕还得从市场中想办法。老年食堂的市场化之路,城镇和乡村又呈不同特点。

  在城镇,不妨倡导街道社区与辖区内有爱心的快餐商家合作,共办老年餐厅。快餐商家向老龄人提供贴心服务的同时,也向全社会开放。在资金上,采取“政府补一点、企业让一点、慈善捐一点、个人掏一点”的方式,让老年餐厅以“保本微利”的标准,实现自我造血和可持续发展。

  比如,一顿饭餐标为15元,企业需要让利3元,政府每餐补贴3元,再加上慈善捐赠,老年人支付9元左右,贫困老年人则免费享用。这样老龄人可以较市场标准为低的价格,享受到更多的菜色选择和专业味道。对快餐商家来说,可以根据老龄人用餐时间较早的特点,与一般消费者错峰用餐。这样快餐商家不仅拥有一个标准不高但稳固的消费群体,增添人气,也容易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政府可以考虑对爱心快餐商家实施税收减免、财政扶持,在用电、用水、房租等给予一定减免,也可尝试引入“以奖代拨”、“以奖代补”等方式。对做得好的,通过科学考核后,给予奖励,通过“造血”推动老年助餐项目健康可持续发展。再者,以政府引导与志愿者公益服务参与相结合、政府购买服务与市场化经营相结合的方式,为社区老龄人提供低偿的订餐和送餐服务。

  在农村,不妨考虑继续采用市场化运营+财政资金补贴+社会捐助+的模式,其中市场化运营必不可少。与城镇老年餐厅不同的是,农村不妨制订区域性老年助餐中心的建设规划,在有条件和需求的村和基层社区开办老年食堂。可事先对辖区内老年人进行科学的市场调研,大力推广建设“中央厨房+村(社区)配送”项目体系建设,构建移动端点菜系统。利用社区闲置场地建立规模较大的中央厨房,集中制作老年午餐原料配料,增加老龄人配餐种类。还可以针对糖尿病及其他病患者的饮食特点,进行保健饮食的开发。农村社区和村老年食堂则按中央厨房的食谱和送来的食物原料,按流程进行后道加工,这样可大大改变原来的自购、自制、自销模式,既简化程序,又降低制作和服务成本。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