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沈阳市浑南区探索养老产业新模式,积极打造幸福养老“最强区”
发布时间: 2022-11-18


  浑南区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先导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民政局的有力指导下,浑南区民政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生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构建公办托底供养、民办集聚发力、居家平台辐射的养老产业矩阵,基本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信息为辅导、医养康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近年来,浑南区呈现出“新型城区户籍老龄化程度稍低,流动常住隐性老龄人口较多;农村老龄化程度高,老龄人口占比大”的特点。经过全方位打造,现已提前完成国家2020年“千名老年人拥有40张养老床位”的目标任务,为缓解全市养老难题助力。现有养老机构21家,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5,社区养老服务站45个。投入使用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社区养老服务站,覆盖40余个社区,辐射老年群体4万余人。

  坚持政府主导,科学规划

  履行政府主导责任。浑南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养老事业发展,把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幸福沈阳样板区的重要工作,成立了浑南区加快推进养老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制定全区养老领域的发展规划、政策支持体系。

  贯彻落实服务条例。为有效贯彻条例,浑南区制订了《沈阳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实施方案,逐条逐项落实重点工作任务。

  坚持政策扶持,加大投入

  确保养老服务设施足额配套。按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配套标准建设居家养老服务设施。近两年提供了19处共14000余平方米政府房源,成为全市无偿提供养老房产最多、最优的区域。

  有效开展政府购买服务工作。及时启动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本年度确定10个社区作为政府购买服务试点社区,为城乡低保、低保边缘户及适合人群提供免费居家养老服务。

  投资翻建浑南区中心敬老院。浑南区中心敬老院是全省率先实现农村“五保”人员集中供养的区级综合性养老基地,托底供养公办机构,示范效果突出。今年区政府计划投资3550万元,对其进行重新翻建,新增床位224张,目前主体工程已完成90%。

  鼓励民营企业投身养老领域。一是优先保障养老产业土地供应,鼓励民营企业投资兴建。二是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助推器作用,全面落实鼓励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的支持政策,三年共发放各类补贴资金645.9万元。

  提前拨付运营补贴。疫情封闭管理期间,养老服务机构总体运营成本同比增加约20%,收入下降约20%。按照沈阳市《关于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养老服务行业发展的通知》要求,浑南区领先其他区域提前拨付了养老服务机构建设、运营补贴,确保养老机构平稳健康运营发展。

  坚持城乡统筹,多轮驱动

  城区养老服务机构多元化发展。浑南区养老机构类型齐全,辐射面宽。南有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的浑南区中心敬老院,东有市康养、市养老服务中心、合众优年、泉辉国际高端养老机构和天柱山、高寿府超星级老年公寓,西有泰康高端养老产业园区,北有万佳宜康、德澜、颇菲特、中康养等高品质居家养老中心,涵盖公办、公建民营、民营(合资、险资)等经营形式,形成了多层次、多元化养老服务格局。

  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多点试行。按照“村级引导、资源共享、广泛参与、群众受益”的原则,浑南区今年确定东湖等6个街道的古城子村、高坎南村、王士兰村、闫家村、前康村、下高士村为试点,开展农村居家养老服务,惠及本村及周边老年群体1.2万余人。

  坚持创新发展,典型引路

  近年来,浑南区全面打造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各类优质养老服务主体均在浑南区落地生根,并且带动我区居家养老服务业健康有序发展,并且做到示范先行,逐渐构筑起区域大健康产业生态体系。

  “大型机构+社区连锁”,打造综合养老服务体。位于浑南区的沈阳市养老服务中心,2012年在全国率先“公建民营”,委托沈阳万佳宜康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运营床位1146张,开创了集医疗、养护、康复于一体的“医养康”养老服务新模式,逐渐发展成为辽沈地区乃至全国具有引领性、示范性的大型养老机构。其运营实践2020年入选全国公办养老机构改革优秀案例。浑南区“机构+中心+服务站”三级服务体系及品牌连锁效应已经形成,长者汇、颇菲特等优质企业在浑南区的品牌效应也正在逐步显现。

  养老服务“3+1”,破解居家养老难。具有代表性的德澜全运村、万佳宜康浦江苑、颇菲特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均定制化采取“3+1”服务,“3”即:为老年人提供3类服务,包括365天24小时长期照护、日间照料或短期托管、以中心为据点的入户照料;“+1”是指利用综合驿站满足老年人家庭所需的家政服务、外延服务和个性化定制服务。该活动载体正实践着浑南民政倡导的“做长者身边的贴心管家”养老理念,让老年人在家门口享受专业的养老服务,免去养老琐碎事务之忧。

  “养老+智慧医康护”,提供个性化、多层次精准服务。德澜全运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是以新型智慧社区嵌入式居家医养结合服务为主要模式,依托德澜浑南医院诊疗能力,发挥医疗级的健康智能照护。同时,其充分利用智慧化手段,为每位服务老年人配备AI智能机器人,助推区域“5分钟嵌入式医养结合”落到实处,形成示范。发挥泰康之家沈园“五位一体”的养老生活新模式,TKR整合照护服务体系优势,深耕寿险产业链,做大支付领域、布局服务内容、科技驱动养老、建设生态人文环境,将虚拟保险产品和实体医养服务相结合,将大健康、医疗养老、人文纪念园、商业不动产、候鸟旅居、口腔健康等多个专业医养品牌在浑南落地,积极推动区域整体的多个产业化的经济发展,将全新的养老理念、康复医疗、创新安宁服务,打造大浑南生态化、医养融合的实体服务网络布局。

  “养老+家政”,实现养老保障全方位。浑南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意见》政策,联合市家庭服务业协会、市养老服务产业协会定期召开“创新发展论坛”,逐渐探索出养老与家政有机融合的新模式、新路径。小石城是万佳宜康与家政品牌企业金牌家政深度合作的项目,颇菲特居家养老中心也兼具养老职业培训和家政连锁等优势,通过建立双向合作的转介服务关系,构筑全方位养护及家政培训体系,搭建养老和家政的供需对接平台,为辖内居民搭建优质家政服务渠道,帮助更多有需求的特殊群体以及普通居民,在家居保洁、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等方面需求。同时,也进一步加快了家政服务向市场化、专业化行进步伐,丰富目前家政生活照料和家政服务的内容,进一步提高家政从业人员的素质,吸引更多劳动者从事家政服务行业,多元化发展社区养老。

  “养老+产业”,助推地区银发经济新增长。养老既是社会民生问题,又是地区经济发展问题。浑南区依托现有养老基础,并发挥域内知名养老企业优势,不断探索出“依老富老”养老产业发展新模式。一是以“适老化用品”为切入点,营造完整的“适老化环境”,发挥新松、泉辉等适老用品生产能力以及亿家和合的全省辅具租赁总代优势,从无障碍扶手、辅助床椅硬件支撑到窗帘床品、部品摆件等软装要素,均在养老实践中不断优化设计,开辟出新的生产能力与市场,并带领每个机构及中心都能从“硬性适老”升级为“润物适老”。二是不单单提供适老产品,更提供适老方案,万佳宜康代表沈阳养老行业的浑南样板,为其他城市养老提前介入项目设计,提供完整服务标准,从“养老供应商”升级为“养老方案提供商”。三是不再是为老龄人提供服务那么简单,而是站在老龄人需求角度,为老龄人提供社交学习、旅游康养、文创艺术、食品服装、代步设备等“产品”,目前泰康之家沈园、泉辉、德澜、合众等养老服务机构,不断为老龄人提供丰富多彩的老年物资和精神产品,从“放任年龄皆准服务”到“精准定制服务”。四是随着浑南区居家养老环境及服务愈发完善健合,不断呈现出“反哺”式买房上涨趋势,由原来父母为子女在浑南买婚房,涌现出愈来愈多子女给父母买房。

  坚持规划先行,机制保障

  建立“三个机制”,保障养老用房能够“要得来”。一是建立开发商恳谈机制。对区域内提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用房不积极,拖延或拒不履行供房协议的开发单位,由区民政部门代表区政府与开发单位负责人对话,讲清养老用房的重要意义,进而提升开发商提供社区用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建立法律制度约束机制。由区民政局代表区政府与所有开发单位签订协议书,由开发单位按标准无偿提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用房。三是建立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区政府规范了开发商提供公共用房流程,明确了新建住宅小区配套社区、养老用房标准。

  设置“三个关口”,保证养老用房能够“用得好”。一是严把规划关,确保养老服务设施足额配套。坚持配建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和新建居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提前与规划部门沟通,把好项目审批关,在规委会上坚持原则,确保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顺利开展。目前,全区在用养老用房面积17000平方米,为持续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坚强保障。二是严把开发建设单位供给关,确保养老服务设施符合相关要求。针对部分建设项目分期开发的实际,民政局加强与开发单位沟通,提出建设要求,统一签订协议,避免提供的养老用房破碎化、零散化。三是严把群众审核关。积极征得街道、居民代表的意见建议,发挥其在养老用房提供、现场验房、收房装修等各个环节的主体监督作用,确保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用房落到实处、选在亮处、用在明处。

  搭建“三座桥梁”,促进社区与养老的深度融合。一是搭建养老与居民的供餐桥梁。为充分利用居家养老中心的资源、空间与服务优势,解决群众最基本的便民就餐需求,区民政局积极组织正在运营的15家中心,为邻近社区社工以及周边园区老年人及居民提供配餐服务,为避免浪费,采取二维码定餐或通过“浑南民政”后台服务,帮助对接相应点位预约定餐。此举不仅为居民、社工提供了方便,也为中心有效运转提供支持。二是搭建社区与中心的“网格需求”桥梁。由于社区人员相对较少,在开展网格化时常出现“人荒”情况,浑南区将养老中心工作人员纳入社区网格,既帮助社区解决实际包保困难,也为养老中心了解社区老龄人概括提供路径。三是搭建中心与老年人的“服务需求”桥梁。通过试点开展养老服务机构负责人及年轻骨干兼职担任社区团工委副书记、党支部委员等方式,让他们更好地精准了解社区老龄人服务需求,为后续开展为老服务奠定良好群众基础。

  坚持现代治理,规范管理

  体现“多主体共治”管理特色。浑南区民政局通过举办理论研讨活动、联办养老论坛、组织老龄化国情教育培训等方式,充分吸纳管理服务对象的意见和智慧,借助外脑,定期把最先进的养老理念融入常态化养老工作中,体现了共治共管的现代管理特色,形成了一系列理论成果,对基层工作进行规范化指导。

  制订具体规范指导工作。三年来,分别制定了《沈阳市及浑南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文件汇编》《消防安全手册》《浑南区养老服务领域疫情防控工作规范》《重大传染病流行期间养老服务机构疫情防控消毒技术指南》《浑南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运营服务指导手册》等,部分项目填补了省、市级地方标准空白。

  加强巡察监督考核。在养老服务机构疫情防控、消防、食品安全等领域,浑南区民政局采取定点定责、包人包户、不打招呼巡察、驻点监查等方式,加大考核与督查力度,确保管理无死角、服务无缝隙,消除安全隐患。对照服务规范,逐项检查养老服务机构服务项目是否有效落实,开展居民满意度测评,督促运营机构提升服务水平。

  坚持智慧助力,业态融合

  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浑南区204个家庭医生团队利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平台、手机APP、微信、电话等方式进行签约服务宣传,并开通“健康浑南在线”,线上对老龄人进行诊疗服务。2020年上半年常住人口签约12.86万人,签约率28.89%;重点人群签约3.93万人,签约率25.68%;老龄人签约1.48万人,签约率达到22.02%。家庭医生团队在疫情防控中健康指导及诊疗4.44万人次。

  打造省级智慧养老示范点。浑南区民政局与德澜医疗集团合作打造全区首家“虚拟养老院”,实现大数据和物联网支持下的“智慧养老”,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医、康、养、吃、购、行六大类服务,构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医康养护全产业链。打造“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将进一步提高照护效率和服务质量。该平台已被纳入省级智慧居家养老示范点位。同时,浑南区正在着力打造的社会治理综合指挥服务中心,将“养老数据”与“养老服务”点对点有机结合,每一个数据背后都关联着浑南养老的精准需求与精细服务,也必将助准养老产业更稳健发展。

  坚持多方合作,培养人才

  全面开展护理业务技能培训。依托万佳宜康养老集团定期、定向开展国际交流、校企合作,引进先进教学理念、介护技术和管理方法,进行护理业务技能培训,几年来达10余万人次。万佳宜康“90后美护团队”和天柱山敬老文化接连受邀亮相中央电视台、辽宁卫视,她们的事迹被新华社等主流新闻媒体报道,展现出新时代年轻护理工作者的卓越风采,为促进浑南区养老服务业发展增添了后劲。

  搭建养老机构与职业院校的需求对接平台。一方面,积极汇总泰康、泉辉等大型养老园区用人需求,帮助其对接沈阳职业技术学院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辽宁医药职业学院健康管理系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行定单式人才培养输送计划。另一方面,与大连医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合作大健康线上培训项目。发挥“万人进万企”对接企业“辽宁向日葵教育科技公司”优势,研讨课程资源建设,帮助相关学科职业学生进行国家现有医疗健康类考证项目认证、“1+X”职业技能认证、政府社区线上培训认证、线上其他教培认证等,为浑南区的养老年人才培养提供平台支撑。

  打造医康养护人员实训基地。随着养老的智慧化、平台化发展,养老一线工作人员将不受限于某个养老机构,为居家老年人提供护理、医疗服务将成为更普遍的工作方式。鉴于此,浑南区提前规划,依托沈阳养老产业集团、德澜医疗集团,牵头建设医康养护人员实训基地,经过实训取得上岗资质的人员,可为全市老龄人提供医疗、康复、养老、护理上门服务。这也为突破“15分钟养老服务圈”,浓缩至“5分钟嵌入式养老服务”做人才储备与支撑。

  优质家政企业助力居家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依托沈阳市家政服务业协会、区内优质家政连锁机构为长期在家照顾失能老龄人的赡养人、抚养人或者雇用人员,提供免费护理培训,为浑南区范围内养老服务机构推送专业性的养老服务人员。

  


微信